中美拚產能!2027年台晶圓代工占比將降至41% 這業者衝擊最大

台湾晶圆代工全球比重在美中积极推动晶片自主,估2027年占比目前的46%降至41%。路透

集邦科技今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台湾占全球晶圆代工产能约46%,其次依序为中国26%、韩国12%、美国6%、日本2%,但在各国补贴政策驱动下,中国、美国积极拉高当地产能占比,预估到2027年,台湾、韩国两地产能占比将分别收敛至41%及10%。

若以先进制程(含16/14奈米及更先进的制程)来看,2023年台湾在全球先进制程产能占比拥68%,其次依序为美国12%、韩国11%及中国8%。以极紫外光(EUV)世代(如7奈米及更先进的制程),台湾比重高达近八成。为因应产能高度集中于台湾的情况,以先进制程需求最高的美国为首,积极招募并扶持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业者,预估至2027年美国的先进制程产能占比将成长至17%,但台积电及三星仍占逾半数的产能。

在供应链重组趋势中,日本也计划重返半导体制造行列,除了积极扶持日本在地企业Rapidus,目标直指最先进的2nm制程,并企图打造北海道半导体聚落,也同步祭出补贴政策给外国企业设厂,包含台积电熊本厂(JASM)和力积电(PSMC)仙台厂(JSMC)。

成熟制程(28奈米或更成熟的制程)则以中国被迫最为积极,在美国、日本及荷兰三方对先进设备的出口管制影响下,中国大陆转而扩大投入成熟制程,预计2027年大陆成熟制程产能占比可达39%,且若设备取得进度顺利,仍有成长空间。

不过,随着大陆厂成熟制程产能大举开出,挟带政府补贴的低成本优势,恐造成技术同质性较高的产品如CIS、DDI、PMIC及Power discrete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冲击产品同质性高的台系晶圆厂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集邦表示,其中世界先进因其产品线包含LDDI、SDDI、PMIC、Power discrete,所受影响最深。其余业者如联电、力积电分别凭借在28/22奈米OLED DDI及AI应用记忆体领域保有其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受先前晶片缺货,以及地缘政治等影响,IC设计客户为求分散风险,开始选择开案在多家晶圆厂,此举很可能造成后续IC成本垫高,以及重复下单的疑虑。

此外,即使已与固定晶圆厂有长期合作的关系,客户端也会要求在全球各地的工厂产线进行验证,以随时做出弹性投片调度。因此,现有晶圆厂除了要面对规模更大的产能和价格竞争外,还需要在维持获利的前提下,具备弹性调度产能、承担新产能折旧压力,并保有技术独特及领先的能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