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操弄检察长人事 司法沦为打手

中国时报社论

距离2024总统大选不到9个月,法务部大幅调整全国检察长人事,六都除桃园、高雄未异动外,其他四都均有调整,其中早先传出台北地检署检察长林邦梁因去年九合一大选期间,侦办高虹安案「配合度不高」将去职,果然明升暗降到最高检察署检察官,接任者则是侦办宜兰县长林姿妙涉贪的前廉政署长、金门高分检检察长郑铭谦,法界质疑「政治正确」左右检察长遴选,危害司法独立的公正性。

秋后算帐 破坏司法独立

台北地检署号称「天下第一检」,管辖中央政府机关,接触多为极具敏感性的政治大案,检察长一职也被视为迈向检察总长的跳板,过去包括首席检察官时期的石明江、陈涵,到检察长吴英昭、陈聪明、黄世铭、颜大和,乃至现任的邢泰钊都出自北检,因此,北检检察长由谁出任不仅检察官内部重视,外界也十分关心。

不过,蔡政府执政后,北检检察长任期短、出路也不怎么好,以蔡碧玉、周章钦、林邦梁为例,任期为一年多至两年不到,蔡碧玉一度被冷冻到司法研习单位,而周章钦因查办立委收贿案后调任最高检检察官,只有「打马悍将」邢泰钊坐稳北检将近4年,高升高检署检察长,并获总统提名担任检察总长。

这次一、二审检察长人事案,攸关2024总统和立委大选查察贿选的重责大任。台高检检察官陈宏达就先向检审会建言,希望排除五日京兆、幸进之士,不容政治力透过人事迁调影响个案侦办,坚持捍卫司法独立的核心价值。人事案公布后,陈宏达再以「我爱凯萨更爱罗马」,表达遗憾及痛心,批评法务部这些年滥用人事权,将检察首长任意迁调事例罄竹难书,明确点出法务部往昔即涉及多起「秋后算帐」的前例,炮轰法务部主事者欠缺对司法独立的尊重,经常落入政治力操弄个案的口实。

面对自家人不平之鸣及政治操弄的指责,法务部长蔡清祥说,陈宏达没有参加检审会会议,不了解遴派过程及因素,可能有所误会,强调除尊重检审委员提供的入围名单来挑选,还要综合考量各地特性、年轻化、打破地域观念,人事案没有政治力介入,政治不是考量的因素。

依照《法院组织法》第59-1条的规定,法务部设有「检察官人事审议委员会」,用来审议高检署以下的主任检察官、检察官任免、转任、迁调、考核及奖惩事项。依同条第2项规定:「法务部部长遴任检察长前,检察官人事审议委员会应提出职缺二倍人选,由法务部部长圈选之。」

职位酬庸 国家体制崩坏

换言之,检察长是由法务部长遴选派任,部长操有最后生杀大权,加上检察长依法有指挥监督该署检察官之权,尽管法务部长不能介入个案,但掌握人事大权,等同是对该独立办案的检察官进行「忠诚考核」,也难怪各界常有办蓝不办绿、选择性办案的质疑,甚至指司法已沦为执政党的打手。

再者,据中广盖洛普3月间所做民调,法务部长蔡清祥满意度未达3成,而在死刑存废议题上,蔡清祥任内仅执行2名死囚枪决,加上外役监管理屡出问题,此次在大选前大幅调兵换将,公信力难免不足。

过去廉政署因肃贪业务和调查局重叠,被视为检察界冷衙门,新任北检检察长郑铭谦历任该署主秘、副署长及署长,转任金门高分检不到1年就调任北检,除被认为与查办林姿妙涉贪案有关外,他曾任台南地检署检察长、台南高分检检察官,与代表民进党参选的副总统赖清德本命区也有关。

蔡总统2016年执政后召开全国司法国是会议,呼应民众对司法改革的期待,却废了专办贪官污吏大案的特侦组,就被质疑是替执政过程所发生的贪腐案件扫除障碍,不仅如此,法务部长和司法院长的久任,等于是再买了双保险。否则蔡清祥口中说好的陈宗彦案调查报告,为何迄今2个月还未见下文?

行政院最近积极推动组织改造,三级机关首长拟采政务、常务双轨制,被质疑是增加政治酬庸的职位,破坏文官体制,但当监察院政党化,立法院变立法局,司法又沦为政治附庸,民进党执政7年,国家体制可说彻底崩坏。面对2024大选,民众除睁大眼睛监督外,也要慎用选票来决定国家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