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让两岸唱响「炎黄世胄 东亚称雄」
中国时报社论
羽球国手「麟洋配」在巴黎奥运两岸决战中获胜,夺得中华队首金。全台湾为「麟洋配」纵情欢呼,盛况令人动容,但政治杂音随之而来。绿营对观众席上台湾元素应援品被保全收走而见猎心喜,再次挑起「台湾人vs中国人」认同对立。好在「麟洋配」赢了,全民喜悦终会淹没政治口水。
政治化 炒作偏激言论
奥运做为和平年代的国力竞赛,本身就承载着政治意涵。两岸之间的恩怨与心结,自然折射在历届奥运、亚运等国际赛会的较量之中。过去8年来台海情势紧张,民意尖锐对立,16年前北京奥运上「两岸一家亲」的融洽氛围早已烟消云散,更何况独派曾在2018年发动「东奥正名公投」,近年来的历届奥运总能挑起统独敏感神经。
原定2020年举办、因疫情推迟一年的东京奥运,本应是两岸统独民意「正面对撞」的遭遇战,但幸亏当时疫情管制还未取消,东奥并未向各国观众完全开放,两岸政治矛盾并未藉奥运激发。1年后的北京冬奥上,尽管陆方遵守奥会模式维持「中华台北」善意,但无论是赛前的抵制风波,还是台湾冬奥选手身着五星旗训练服被曝光,两岸政治硝烟弥漫,不幸令比赛本身失焦。
到了本届巴黎奥运,适逢赖清德新政府高调强调台湾主体意识,对内有《零日攻击》的抗中大内宣,对外则有文化部浩浩荡荡组团参加「文化奥运」,宣扬台湾本土文化,因而对民进党来说,正需要一场被政治化的「两岸大战」做为导火线。而数名台湾观众因主办方「一刀切」被没收不符奥会模式的自制应援品,恰恰成为民进党诉诸被中国「霸凌」、打悲情牌的宣泄口。
但台湾人拒绝健忘,2017年台北世大运时,开幕式上国安单位「黑衣人」没收台独旗,不也是听命于民进党吗?奥会模式是在两岸纷争之下,我国健儿参与国际赛事不得不接受的模式,但民进党不仅没有本事改善现状,而且还大搞「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双标,可以用「中华台北没有矮化」唬弄自己,却见不得别人遵守奥会模式,并借机把矛头导向统独、认同议题,当做朝野斗争工具,实在是无聊透顶。
事实上无论是奥运、亚运还是世大运,两岸运动员历来互动友善,双方大部分观众也没有起任何冲突。「麟洋配」登上领奖台、奏响国旗歌时,在场大陆观众并无任何过分之举,更没有刻意挑衅我方观众的行为。但这一切在民进党和特定媒体眼中几乎成为隐形,只热衷于炒作「双少数」的偏激言论:大陆极端反台小粉红,台湾狂热独派侧翼。上述群体在两岸社会比例或许只是极少数,却被绿媒用100%的版面进行认知误导。
国旗歌 两岸连结见证
奥运固然是国际政治角力的延伸,但别忘了,超越意识形态、崇尚和平竞争、共创友谊共赢才是奥林匹克的根本宗旨。本届巴黎奥运,中国大陆与南北韩运动员集体自拍合照的画面,引发全球舆论热议,被誉为完美诠释奥运精神。为何两岸运动员友好竞争、光荣夺牌的画面,就不能视为台海和平的象征,向国际社会广为宣传呢?非要曲解为两岸斗争或台湾正名之战才满意?这才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
中华队夺金时奏响的国旗歌,依奥会模式称为会歌,恰恰是两岸之间微妙默契与模糊善意的写照。国旗歌源于1930年代黄自谱曲的「青天白日满地红」,至今在台湾琅琅上口、世代传唱,也是中华民国与台湾、中华民国与中国之间历史连结的见证。前清大校长沈君山还曾建议用国旗歌取代国歌。当每个台湾人、不分蓝绿,自豪地唱出「炎黄世胄 东亚称雄」的歌词时,其实是不由自主地宣示了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身分认同。
当「麟洋配」夺金,国民党籍立委翁晓玲发文称「台湾之光,中国人的骄傲」时,立即遭到民进党立院党团的围剿。在民进党口中,炎黄子孙只是历史传说,中华民族则变成统战语言,一切都为了建构「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互斥与对立关系。但是,当两岸运动员会师决赛,摘金夺银,向全世界展现中华儿女的英姿时,「炎黄世胄 东亚称雄」的国旗歌,不只是为台湾而唱,也是为包括大陆在内的两岸中国人而共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