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拼经济靠女性 口红是最后买的起的奢侈品?
▲母亲节档期并非是百货公司一年中销售的旺季,然百货公司不见消费人潮,难不成是景气变差了?
今年的母亲节档期路过百货公司,五月不到,档期依过去习惯早已提前开打,然直到五月,真感受不到消费的热潮。
实际上,母亲节档期并非是百货公司一年中销售的旺季,然百货公司不见消费人潮,难不成是景气变差了?抑或是消费者对每个月都是销售档期的销售手法疲乏了呢?
依据经济部统计处发布的「107年4月批发、零售及餐饮业营业额统计」,综合商品零售业之百货公司因逢母亲节档期提早促销,年增2‧3%,如果扣掉当月物价年增率2%,实质成长率只有0‧3%,勉强保有正成长率。
▲百货公司营业额(图/经济部统计处)
但消费末端呢?虽然政府扭曲的释出名目薪资成长的大好数据,但实质薪资成长率仍是年年倒退的。看看满街的夹娃娃机店,新闻媒体的嗅觉却敏感的指出这是一股「末端经济」,一种「低成本、低消费」的商业趋势,似乎意有所指,集体的「小确幸经济」的乌云,正笼罩在台湾的上空。
薪资不成长,物价直直涨,台湾的消费趋势正往「小确幸经济」前进。以百货公司而言,促销愈下愈重手,营业额成长率却愈来愈不显著,但独独口红的销量却逆势上升,难不成「口红效应」已经悄悄在台湾出现?
「口红效应」其实是一种不精确的统计,指的是当经济不景气之时,消费者仍有消费欲望,只好转往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又是一种女性消费者妆点外貌的必要商品,毋须大笔消费即可满足需求。如此一来,口红的消费量在不景气的时候就会爆增!
举例来说,2016年新光三越的周年庆预购,光是四天就卖出了3‧1万支的口红,同年的12月,「同温层数据」在12月14日到12月20日一周内,观测不同用途的美妆品,以及各年龄层女性喜爱的品项,独独「唇膏」讨论人数高达17500人,而次之的「护唇膏」才2000讨论人数,比例达8‧75倍之高!
口红的热卖当真与经济景气有关连吗?台湾在2016年的GDP成长率是1‧41%,虽有感觉,但两者看不出关连。然台湾并没有实际上的口红销售数据,由于口红大部分都是进口商品,从财政部关务署的资料库历年的口红(CCC Code是33041000)进口值与GDP成长率两相对照,或许,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口红进口统计与GDP成长率对照图,左:新台币千,右:%。(图/经济部统计处)
数据会说话,2016年与2017年的口红进口数量远胜于过去数年,直观看,经济成长率愈高,口红的进口量愈低,如果把这两组数字求其统计上的相关性,得到的相关系数是-0‧16,两组数据的确是「负相关」,虽然系数未很显著,但也正如「口红效应」所传达出的讯息,经济成长与口红销量可能真是背离的。「口红效应」所代表的「小确幸经济」,难不成已经降临台湾?
好文推荐
钟文荣/O2O当道 建国也能搞虚拟
●钟文荣,科普经济学作家及资深产业分析师。经常四处卧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经济分析转成民众能懂的文章,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