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城市里消失的声音!「耳朵带路」台北街道寻声5大亮点

▲「耳朵带路-台北街道寻声特展」就在万华剥皮寮历史街区,透过听觉来旅行。(图/记者林育绫摄)

记者林育绫/台北报导

你是否曾注意过生活周遭里,各种场域声音捷运刷卡的逼逼声、市场叫卖声、马路行车的声音、虚拟人声⋯等。位在台北万华的剥皮寮历史街区,目前随着2019台北文学季举办「耳朵带路—台北街道寻声」特展,规划5个展区,透过声音、音乐、文学、记忆书写等不同面向,带大家用耳朵旅行,体验台北过往年代和街道的声音,还重现包括「圆山动物园」等5个在台北消失的场域!

「耳朵带路—台北街道寻声」特展展场,就位在「剥皮寮历史街区」康定路173巷两侧,也是台北硕果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红砖瓦墙保留了怀旧氛围,还有老时代的慢步调,也吸引不少新人来此拍摄婚纱照。而特展的5个空间,仿佛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一个个兔子洞,穿越不同的主题和氛围。

以下介绍5个展区亮点

一、城市唱片

「唱片行」在城市的踪迹也逐渐减少,甚至快要消失了,此展区重现了唱片行的样貌,不但有黑胶、CD,还有几乎绝迹的「卡带」。

除此之外邀请歌手、作词人、音乐制作人、乐评、广播主持人等各界共12位选歌人,各自选出3首属于他们心中「代表台北的歌曲」。选歌人包括:Frandé、法兰黛 、方文山李桐豪邱比柯泯薰、许常德、陈玠安、陈珊妮、陈德政、陶晓清焦元溥罗思容,总共36首选歌连结着他们的个人经验,也关系着集体的记忆。或许你也能从这里发现,属于你记忆里那首台北的歌曲!

二、耳朵带路

作品影像艺术家卢子珩导演,让4位作家穿梭在10条街道上,结合街声、人声、朗读声等,用10篇跨世代的台湾作家作品为依据,再以虚实交错的脚本设计,转化成影像,成为台北既魔幻又写实的「发声日记」。

10篇作品对应了10条街道,透过10支短片呈现台北的多元样貌。包括延平南路的「台北公会堂」、大稻埕大平街、旧时的川端桥德惠街、中华路一侧不复存在的顺兴茶馆、边缘的社子岛和平东路、繁华的仁爱路敦化南路一路往101大楼、台北后站的「印尼街」。透过影片和听觉的方式,让观众打开对台北的想像。

三、街声轴

120年来的台北样貌,被各个作家默默用文字记录下来,为它们留下了存在的证据!此展区挑选提及台北街道的文本,从1889年为起点,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1889~1945、1946~1987、1988~2018。

每个区域墙面呈现10篇街道文本,例如2012年有作家刘克襄的〈木栅菜市场〉(收录于《男人的菜市场》、骆以军的〈温州梦见街〉(收录于《脸之书》)。

「120年」乘以「30条街」,组织成4D体验,透过文学在台北漫游,而在地图上标记作家,以及作家与街道的故事,每一篇文本都是关于街道的一次「小写」,期待也能引发参观者对日常、对街区的欣赏和书写。

四、声音绝版品

此展区透过声音和文本,重现了台北5个已经消失的场域!包括圆山动物园、中华商场、江山楼、北淡线水圳,这些都曾是台北居民重要的集体记忆声响,如今已消失或隐没。

「声音艺术家许雁婷」透过采集声音,田野音、模拟音、历史音、作家朗读声,每个主题也挑选一个文本,将文字转译成声音作品,让聆听者仿佛穿越时光,重新回到那些已经消失的场域。

像是「中华商场」以作家吴明益《天桥上的魔术师》为代表,让人回到当年在商场穿廊的氛围里;而「圆山动物园」以何曼庄〈台北动物园:一座城市的回忆〉为代表,透过耳机可以听见当时的圆山动物园有大人、小孩的说话声,「你看!是大象!」这类的游客对话及环境的喧闹声。

五、回忆・52赫兹

52赫兹是个相当特别的展区,命名由来是一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在海底世界里鲸鱼靠着吟唱来求偶与社交,但牠发出的叫声频率落在52赫兹,比一般鲸鱼同类都还高,导致没有任何一只鲸鱼同伴能接受到牠的讯号,孤独地在太平洋徘徊数十年寒冬,科学家将牠命名为52赫兹,这个名称与意义,后来也被音乐、艺术等领域的人衍伸各种创作。

此展区邀请了52位作家,呼应「52赫兹」用听觉的方式,写下各自对台北声音的记忆。展区收录:王文兴、伊格言、向明、向阳、宇文正、朱全斌朱国珍何敬尧吴妮民李欣伦李屏瑶言叔夏阮庆岳、林立青、林蔚昀阿泼段戎、夏夏、孙梓评、徐明瀚徐珮芬郝誉翔马欣崔舜华张亦绚、张万康、曹驭博盛浩伟陈又津陈育虹、陈思宏、陈雪、陈繁齐、陶晓清、湖南虫、杨双子、楚影、叶觅觅、雷骧、廖玉蕙、廖志峰、廖伟棠、廖梅璇、管管、潘柏霖、潘家欣、蔡珠儿、萧诒徽、钟文音、鸿鸿、罗毓嘉、骚夏⋯等。

52篇声音的回忆,也节选成文字小卡,让有共鸣的人可以带回家做纪念。

「耳朵带路-台北街道寻声」地点:剥皮寮历史街区地址: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173巷展出日期:4月26日(五)~5月19日(日)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10:00-18:00每日限量赠送「耳朵带路」街猫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