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宝山路调拨车道启用 用路人称许交通改善

新竹市长林智坚视察宝山路调拨车道,责成相关单位持续观察行车状况

新竹振道记者蔡文绮/新竹报导

为纾解竹科通勤车潮,新竹市政府建置宝山路调拨车道,25日正式启用,市府严阵以待,以联合勤务指挥、导引车辆,沿线也架设E-Tag车流侦测、资讯显示系统,成为全市首条「智慧交通道路」,随时掌握车流资讯,力求通勤车辆顺畅无虞,用路人纷表示交通顺畅改善许多。市长林智坚今(28)日前往视察,责成交通处、警察局,持续观察行车状况、加强交通设施,并依实施情形改善。

宝山路为入园主要干道,尖峰时刻小时入区车辆约3505车次机车数更近1万车次,车流庞大,双线道路幅难以负荷,且机车与小客车混杂行驶,影响车流顺畅,遇阻塞时更有机车爬越人行道以避开车阵,交通问题长期以来亟待改善。

新竹市交通处表示,宝山路调拨车道于200巷至高翠路口设置,25日启用,每日上午7点至9点实施,以「3进1出」调拨管制,提升50%道路容量,提供1.5倍的疏解率,依「道路服务水准」(流量/容量比率评估,车道启用后服务水准提升逾3成,以上午尖峰小时3505入区车次计算,共节省5万分钟的时间效益,有效降低通行时间、减少壅塞,实施至今将届一周,民众普遍反应良好,「一路顺畅到清大」。

市长林智坚今日上午8时来到现场,视察调拨车道实际使用情形,过去高峰植物园、清大校门等阻塞路段通畅,透过清晰道路指示、勤务人员引导,车辆正确行驶调播车道,顺利分流车潮。

林智坚表示,园区每日通勤人口15万人,「多管齐下」纾解园区交通,是他上任以来的施政重点,两年多来投入逾1.46亿,陆续完成高峰路、大学路51巷拓宽,依「道路服务水准」(流量/容量比率)评估,拓宽后交通品质改善超过33%;高峰路110巷7月底完工,将直通明湖路243巷,减少车辆绕行1公里,旅行时间减少8分钟;光复路也于年初重整智慧化号志,提升道路顺畅度,未来将持续努力改善园区交通,「还要做得更好」。

交通处长倪茂荣说,为确保园区交通通畅,宝山路调拨车道建置前,已完成拓宽高翠路口到452巷间道路,并将管线地下化,道路平整、舒适、明亮;为确实掌握即时车流状况,沿路装设智慧监视设备、8套E-Tag侦测车流、资讯显示看板、调拨导引灯号,透过后端监控系统,进行统一号志管理,随时掌握现场车流与道路状况,是新竹市第一条「智慧交通示范道路」,力求正确引导车流、行车顺畅。

交通处表示,调播车道目前实施状况平顺,但用路人与新建车道仍处「磨合期」,在林智坚市长责成下市府严阵以待,除偕同警察局、科管局与保警中队,以联合勤务于宝山路200巷、十八山入口、高翠路口、452巷口导引、指挥,随时应变各项状况;更派员于各路口监测,确认车道调整、管制时制电子告示牌等标示清晰、运作无误,将持续观察实际车流运行,评估各项设施,并依实施情形持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