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勇气大于对伴侣说实话?心理作家10点「变自由」是更好替代方案

▲在伴侣关系中,常有某一方以「老大」自居而不对等的情况。(示意图/123RF)

文/伍卫.波薛麦尔(Prof. Dr. Uwe Böschemeyer)

摘自/远流出版《当时无法出口

我一想到印果.F,眼前就浮现一张阴暗的脸庞,仿佛又看到他僵硬的走路姿势,听到他轻声说话。

他沉默地坐在我面前,好一会儿之后,才说:「我太太过世了,自杀了。在她死前一天,我们还恩爱了一番。第二天她就走了。警察找了她好几天,那简直是地狱般的日子。最后他们找到她,还有遗书,说她非常爱我,但是她再也无法忍受我太过要求相依相随。」

他沉默,压抑哭声。我试着从他的表情读出他没说出口的话。「几个月前,我们退休了,我们把店卖掉,打算享受生活。我们想上歌剧院、去旅行、办派对。就是去做我们在漫长的工作岁月中办不到的事。」他叹口气。「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我不明白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她本来可以告诉我的。」

她本来可以吗?那她为什么没这么做?她本来就真的可以把自己的困境告诉他吗?从谈话当中得知他是婚姻里的「老大」,她的「反驳」并不适当。他决定什么是「正确」的,她照他想要的做。只不过这回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她不能告诉他「那件事」?他强势到让她没有勇气和他说起让她自杀的事?自杀的勇气大于对他说出困扰的胆子?她从不曾说起他们关系的困难之处,似乎根本没有困难。

在她自杀前一天,在她和丈夫如此亲密的那一晚,她内心究竟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那么我们知道什么?知道她如此绝望,知道她无法对他说出来。

印果后来接受几次咨商,我对他是否有帮助?或许并不多,因为其中的荒谬——我认为她的自杀就是这么回事——没有任何一丝意义

如果我还有机会和他谈话呢?我会鼓励他仔细回忆起他们共同经历美好时光,激励他说出他巨大的悲伤,并且大哭一场。

然后问他,我们是否有什么话应该谈。

省思

伴侣之间的关系非常容易受到一种不幸趋势的左右,也就是「其中一方想占据另一方」。两人分手后经常听到一句可怕的话证实这个想法:「要是他/她死掉就好了!比起分手,我更能忍受死别。」

想杀死所爱的人,亦即开始想「拥有」他人。有这种倾向的人一旦被伴侣抛下,对他而言就像失去自己的一部分。因为他把对方(误)以为是自我的延伸、是个人的扩张和补充。因此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对方,而且并不总是明显具有攻击性

另一方面:面对占有欲强的伴侣,肯定不容易反驳对方的意见。但是,当他人对自己的限制超过可忍受的程度,逃避——不管向内或向外——却不是值得称许的方式。回避比较强的力量可以理解、可以领会,那符合人性;但是,回避也代表着没有自由选择及行为的能力,这也特别符合人性。

▲「变得自由」是更好的替代方案。(示意图/Ryan Moreno,取自免费图库stocksnap)

变得自由是更好的替代方案

真的有这种可能吗?有的。什么是自由?自由不只是一个语词,而是充满力量、坚强、开阔且富有情感事情。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机会,能在一定的界线内自由行为。

自由的机会是每个人的精神本质之一。我们可能轻忽它、否认它、压缩它。我们可能忽视它、轻视它、停止寻找自由,我们可能透过敏锐思考将自由描述成幻觉。但是找到、重新寻回以及发掘自由的机会,在生活中实践自由的可行性,只要我们活着一天,我们内心就拥有这个机会。

决定我们生命的,最终并非基因、教育、社会状态,也不是我们存在的时代,而是我们是否运用与生俱来的自由。但是,要怎样变得比较自由呢?

‧ 个人目前的自由「状态」是什么样子,个人自信状态如何,是否依照正道行事,对生命有多热爱,具体想像这一切的人就会比较自由。

‧ 允许自己渴望自由,例如当自己期望已久的梦想即将实现的时候,不让自己立刻逃避的人会比较自由。

‧ 不断回想个人和自由的经验,例如曾经放胆地发表演说的人,会比较自由。

‧ 尽量告别从前所受的伤害,并且平和地接受过往的人会比较自由。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唯有我们解开痛苦记忆束缚,我们才能坚定而且自由的生活。

‧ 只有认知通往自由之路上的阻碍,并且尽可能加以排除,例如戒除急躁、自我中心、对生活的焦虑和放纵的人,就会比较自由。

‧ 尊重个人界线,例如自身忧郁、缺乏创意或自己的社会阶层的人,会比较自由。

‧ 将不符合个人的界线尽可能往外推,乐于寻找个人隐藏的自由空间的人,会比较快乐。

‧ 一再把自由的目标变成磁铁,一再思考、感受、期待以及实现个人想达到的事情,就会比较自由。

‧ 越来越喜欢承担责任,乐于成长,不仅看到自己的需要,也看到周遭所需的人。

体会信仰是种冒险,需要魄力,并且因此贯彻实践的人。

★本文引自远流出版《当时无法说出口》一书。作者伍卫.波薛麦尔(Prof. Dr. Uwe Böschemeyer),是德国畅销书作家,也是医学教授、心理治疗师师承维克多.法兰可(Viktor E. Frankl)创立的「意义疗法」(Logotherapy),引导人们探索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以积极的态度来确立生活目标、正向面对生活。

常常我们有些想法、感觉及恐惧想要告诉他人,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担心对方的反应,因为羞愧,或是因为不想伤害谈话对象。「沉默」对人际关系会造成多大的伤害,时常要经年累月之后才看得出来,而我们从外在很难判断,为何对方把秘密藏在心里许久,却没有勇气说出口。

此书透过16个案例,鼓励读者探究自己那些「说不出口」的原因,将被压抑的、超过个人心灵所能承担的事件、经历托付给某个人,甚至是应该知道的那个人,让彼此获得更深层的理解。因为,唯有我们解开痛苦记忆的束缚,我们才能更坚定而自由的生活。

● 《ETtoday新闻云》提醒您,请给自己机会:自杀防治咨询安心专线:1925;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无法对丈夫坦承被性侵⋯她5岁阴影独撑到23岁 意义疗法解锁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