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被「魔神仔」牵走确诊思觉失调 他靠2招回归社会

小成工作之余,也培养出摄影嗜好。(图/公关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今年35岁的小成,19岁准备高职升学考试时,因压力太大出现幻听症状,起初以为是「魔神仔」在耳边窃窃私语,还曾从5楼高的地方跌落,就医确诊思觉失调症,经过稳定治疗、服药,现在除了事慈济凤山贩卖部补货员,每周有3天到停车场担任管理员,成功回归社会,赚的钱还能买礼物妈妈

「思觉失调症患者重返社会不是梦,但社会真的准备好了吗?」台湾精神学会理事长赖德仁表示,「社区精神医疗」是国际趋势意义在于结合社区资源,让患者找回价值与尊严。尽管有许多像小成一样,病况稳定的患者,但社会仍存在许多歧视,加上卫福部预算不足,让患者回归社会困难重重。

▲台湾精神科医学会与康复之友联盟举办记者会,谈及思觉失调症患者回归社会的困境。(图/记者严云岑摄)

康复之友联盟理事长李丽娟表示,台湾推动精神精神病人社区化照顾已有20年,但从调查中发现,社会对于接触、面对思觉失调症患者仍心存芥蒂,包括避免与患者接触、害怕与患者交谈,共识上也容易不耐烦,虽然社会对疾病已有初步认识,但距离真正友善、包容的社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思觉失调症是「思考」与「知觉」失调的脑部疾病,男女发生率皆为1%,等于每100人就有1人罹病。台湾精神医学会秘书长张家铭表示,患者发病后常见症状为幻听、幻觉、妄想、社交退缩等,每年约有13万人就医,就诊率约千分之6。然而,根据研究,只有不到6成的护者出院后第一个月有回诊拿药,仅有4成5的患者持续用药1个月以上。

张家铭强调,失觉失调症发病后5年为治疗黄金期,若此时可维持稳定治疗,则能使大脑维持基本运作功能,但若任意停止治疗,复发风险将是稳定治疗的5倍,更可能导致脑部不稳定的损伤恶化。

▲小成与病友玛丽丁丁分享罹病到康复的心路历程。(图/记者严云岑摄)

小成表示,他在初期接受治疗时曾发病停药,结果复发后导致病症加剧,幻听、妄想日夜叨扰,让他很害怕,也学会与疾病共处,现在已能分辨幻听与真实声音差异,也会纪录用药及病症,每次回诊主动与医师讨论,规划出更适合自己的用药方式

妈妈不离不弃的陪伴,也是他度过难关的关键。小成说,他在工作之余,也培养出摄影的嗜好,希望透过自己的故事,鼓励病友,只要稳定服药,都能克服疾病限制,重享幸福知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