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凤梨全身痒又肿1年多 竟是「慢性荨麻疹」找上身
▲吃完凤梨全身痒又肿1年多,竟是「慢性荨麻疹」找上身。(图/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40岁的杨先生一年多来荨麻疹反复发作,身上出现大片红疹、奇痒无比,有时眼睛嘴唇肿胀更是引人注意,曾经到几家诊所就医,类固醇越吃越多仍不见好转。慈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吴政翰医师分析杨先生的饮食习惯,发现凤梨、南瓜是引起荨麻疹的诱因,经饮食治疗将近一个月,不仅减少用药,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台湾的荨麻疹盛行率高,平均每5人就有一人曾经发作,尤其是过敏体质者。吴政翰指出,荨麻疹好发于30~50岁的成年人,女多于男,身上各处都可能出现红、肿、痒和膨疹,虽然外观看起来与「蚊子叮」无太大区别,但若荨麻疹深入「真皮层」,有些患者的眼睛、嘴唇或喉咙甚至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建议患者感觉喉咙紧、声音沙哑时,必须尽快就医,以免危及生命。
荨麻疹来去如风俗称「风疹」,主要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荨麻疹多「从口入」,食物或药物过敏,都可能造成荨麻疹症状,短则1~2天、长则1~2周红肿变会消退。慢性荨麻疹与急性不同,只有1/3的患者是因为食物的「假性过敏源」引起,另有2/3则是因为自体免疫或压力所致。因此,吴政翰也建议,若荨麻疹持续数月未愈,应前往医院检查免疫系统,以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吴政翰医师。(图/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由于荨麻疹尚无根治的方法,目前医界以抗组织胺和类固醇为主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抗组织胺具有嗜睡、嘴干、老人心律不整等副作用,类固醇也可能造成外观变化、体重上升、胃痛、月经周期不规则、长不高或骨质疏松等情形。吴政翰说,由于搔痒与红疹已影响到日常生活,许多慢性患者必须依靠药物才能维持正常作息,急性患者的症状虽然来得快去得也快,但由于情况危急,「很多人当下的用药,可能比慢性病患者的还要强」。
根据欧洲治疗准则指出,有1/3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可透过调整饮食明显改善症状,甚至不再发作。吴政翰说,容易引起荨麻疹的食物,除了含有较多水杨酸的蔬果、与含有抗组织胺的海鲜外,人工添加物、坚果等,都可能含有引发荨麻疹的某种成分,建议患者可与医师沟通,找出假性过敏源,才能透过饮食治疗,达到减少用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