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9经济大悬崖/如何面对最严重的衰退

图、文/商周出版

几乎所有富裕已开发国家婴儿潮(Baby Boom)世代都已达到高峰。我在第一章提出的最重要见解是,从 1996 至 2018 年间,这样的情况接二连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上演。日本是最早达到婴儿潮高峰且经济长期走下坡的大型国家。南韩将是最后一个,而台湾有两个高峰,第一个是落在 2009 至 2010 年,下一个则介于 2023 至 2026 年间,图 P-1 就是台湾的消费潮,台湾的消费高峰落后出生潮约 47 年。这意味着,自 2011 至 2021 年间,台湾的消费将趋向迟滞。而接下来至 2026 年间,消费将会出现短暂的回声潮(Echo Boom)世代反弹,再来就呈现和日本、南韩和新加坡相似的趋势,长期走下坡,直到 2057 年甚至更久以后。如果你能预知未来的情况,并从其他国家过去的经验中——如日本的衰败——记取教训,那你一定会受益良多。美国继日本之后,在 2007 年达到高峰,而德国英国也在 2013 年达到高峰,其余欧洲国家达到高峰的时间点则落在 2014 至 2018 年间。新加坡和台湾类似,在 2010 年达到高峰,而南韩则是最晚,将在 2018 年达到高峰。我会在第一章检视世界各地的人口统计断崖(demographic cliff)。日本的出生率在 1949 年达到高峰,而台湾则是在 1963 年。那代表台湾的婴儿潮世代比日本晚大约 14 年达到高峰,所以,台湾的经济繁荣与衰退、房地产和工业周期将倾向于循日本模式,但落后大约 14 年。我在第二章讨论日本的「昏经济」(coma economy),并说明南韩如何从一个贫穷的新兴经济体,崛起为富裕的已开发国家,它的都市化 S 型进步曲线及人均 GDP 增长模式,几乎和日本如出一辙,但落后 25 年。我采用 25 年的原因是,最精确的国际数据来自联合国,而它每隔 5 年才提供一次数据。但如果精确推算,南韩大约是落后日本近 22 年。联合国并没有提供台湾的数据,所以我无法用相同的方式来说明台湾的进展,但很明显地,台湾的情况也很类似。台湾 2012 年调整过购买力且以国际美元(international dollar)计算——以缓和汇率波动的影响——的人均GDP为 39,479 美元,日本是 37,449 美元。以东亚国家来说,只有新加坡比台湾富裕,其人均 GDP 为 6 万美元,因为它只是个大城市,又是一个类似香港纽约伦敦的大型金融中心。所以,我要恭喜你们,至少就东亚国家来说,台湾在工业化的大进展上已超越了日本和南韩。我在第六章说明为何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创造这种从新兴经济体蜕变为已开发国家——从相对贫穷变得富裕——的大跃进。多数欧洲国家都在 1800 年代转型成功,美国则是在上个世纪实现这个成就。日本、台湾、新加坡和南韩等东亚岛国也都顺利转型。但我认为此时此刻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新兴国家机会实现相同的成就。我在第六章说明,中国印度巴西和几乎其他所有新兴国家,都不可能创造这种 S 型曲线的都市化转型。因为它们的人均 GDP 只能线性成长,所以,这些国家永远也不可能变得像台湾、日本或美国那么富裕。

台湾的人口统计趋势已开始转向疲弱,而且将会进一步转弱至 2021 年左右。南韩将会步上你们的后尘,在 2018 年年底摔落人口统计断崖,而且,日本将从 2021 年起陷落第二个更可怕的人口统计深渊。台湾则将在 2026 年后摔落第二个深渊。总之,未来东亚的人口统计趋势将糟到无以复加。

最终来说,那意味着劳动力将最先开始走下坡,接着,人口也会开始减少。面对这些恶劣的趋势,台湾的经济要怎么成长? 另一个问题是,台湾政府是否预见到这个后果,并积极借由吸引更多移民,或是强迫延后退休年龄因应? 这是唯二的短期解决方案。鼓励生育成果要 20 年左右以后才会浮现,因为届时这些宝宝才会开始陆续加入劳动力。但要吸引移民也不是简单的事,因为台湾的英语人口并不多,而且大学也鲜少采用英语教学

台湾的政府不可能预见到这样的后果。货币财政政策能延缓台湾走下坡的速度吗?日本早从 1997 年起就开始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政府也大幅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但过了 17 年之久,他们的经济依旧处于「昏迷」状态。在未来 10 到 20 年间,将退休年龄延后到 75 岁,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提高生育率则是长期的最佳解决方案。但政府和为人夫者必须更主动支持有小孩职业妇女,鼓励生育的解决方案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成效。可是,对所有东亚国家来说,那又是非常大的文化变革

我在第六章讨论的 30 年原物料商品周期,要到 2023 年左右才会触底。原物料商品价格下跌将在新兴国家和中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这就是下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领先指标现代史上最大的泡沫在中国,一旦这个泡沫破灭,台湾所受的冲击将比世界上多数国家更大,其中只有南韩受冲击程度会超过台湾。因此,台湾必须做好面对 2014 至 2019 年大通缩(deflation)的准备。

(本文摘自《2014-2019经济大悬崖台湾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