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企业寒冬...三度壮士断腕 张刚纶要让嘉泥浴火重生
嘉新水泥第三代、董事长张刚纶接班4年以来,左手积极解决亏损的事业,右手致力活化资产拚转型,熬过公司经营的寒冬期,在漫长的黑暗隧道,今年总算看到一点亮光。
嘉泥转型之路遥迢,缴了不少学费,「只能一步步走。」接掌比自己年纪大的公司,嘉泥第三代张刚纶表面不说,其实吃足了苦头,他首先解决台北港官司、解约大安区地上权、解散中国水泥厂三大棘手问题。
「近年大陆水泥需求成长趋缓,嘉泥本身没有矿山、规模较小,在大陆营运不具竞争力。」20年前,张刚纶一手建立起来的中国水泥厂,累计亏损达13亿元,长期拖累嘉泥集团的营运,他壮士断腕退出中国水泥市场。
缠讼多时的台北港官司,今年1月也终于和解。2010年,推动多角化经营的嘉泥,斥资20亿元兴建的台北港东16号散装码头,与台湾基隆港务分公司签订每年650万公吨的保证运量。
未料,「东砂北运」政策转向、花东砂石产业减产等因素,导致嘉泥无力达成保证运量,每年仍需给付台湾港务公司7000万~8000万元差额的管理费,导致嘉泥严重损失,嘉泥按契约要求重新议定未果,2014年嘉泥提告,今年1月双方和解,保证运量降为190万公吨,嘉泥也回收过去溢缴4亿多元的管理费。
至于3年前标下的大安地上权案子,因台湾人难以接受地上权,加上法令不明确,造成地租、产权移转等问题,也宣告解约。张刚纶坦承,当初「有点blind side(盲点),后来我们就悬崖勒马,把它还给政府。」
嘉泥整顿告一段落,张刚纶企图带领这家老字号水泥厂走出新路,积极跨足饭店餐饮业,包括进军义大利、日本冲绳盖饭店,也在台湾开了第一间做月子中心。当年,张刚纶为接掌嘉泥去念麻省理工技术管理系,现在布局日本饭店,他学起日文,就是要全力带领祖父创办的事业重返荣耀。
更多镜周刊报导【嘉泥三代拚转型】木剑、斗鱼、不熄灭的灯 受美式教育的少东竟信风水改运?【嘉泥三代拚转型】少主张刚纶掌舵 从卖水泥到转型开饭店【嘉泥三代拚转型】他念水泥管理到学日文 20年只为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