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身研究院优势 中华电多方推动数位转型

中华电信执行副总马宏灿。(图/记者屠惠刚摄)

记者邱倢芯/台北报导

数位转型」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大小小企业时常谈论名词,由于科技经济型态的快速变迁,使得各个企业不得不开始重视相关议题;而数位转型潮流,也开始蔓延到了电信业者中,他们为了摆脱笨水管(Dumb Pipe)之嫌,也为了走出资费战的红海,因此开始积极布局企业内、外部的数位转型。

在电信产业都面临转型议题之际,台湾5家电信业者中,最具优势的莫过于龙头大哥中华电信,其原因在于该公司拥有了自己的电信学院可进行人员数位化技术教育训练,也有着研究院以进行创新科技的研发,再加上其数据分公司的大数据加持,以巨量资料提供更多研发动能

大多数人对于中华电信的印象,大多是停留在市内电话,或是手机电信服务而以,即便是谈论到「数位化」也可能认为中华电的发展速度并不快;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举例来说,近年来该公司开始思考导入智慧门市,并在特定门市中导入机器人的应用。

甚至在客服系统中导入智慧文字客服,好让时常塞车的电话客服得以分流,也降低电信用户等待时间;中华电信执行副总经理马宏灿表示,除了文字客服外,目前中华电信也正规画研发智慧语音类的客服。

除此之外,近期大众最「有感的」数位转型案例,便是中华电信宣布与兆丰银行、新光金控及全联共同发起正式成立筹备处,启动纯网银执照申请筹备作业,希望借此可带动台湾的数位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中华电信所带给用户的数位转型,是小至生活细节,大至经济脉动体验

企业内部、企业客户、电信用户 中华电打造由内而外的数位转型对中华电信而言,所谓的数位转型便是由原本提供纯通讯(CT)走向资通讯(ICT)服务;为此,过去也曾与国际企业、顾问公司合作,导入多项数位化系统。当然,这些系统也都整合了中华电既有的电信学院、研究院所研发的技术。

虽然中华电信有部分的服务是引进国外技术方式来支援,但马宏灿认为,有绝大部分的技术含量,都是借由公司内部的能量来完成。

马宏灿表示,中华电信是由内而外逐步智慧转型的公司,内部使用的转型工具分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慧,透过研究院的整合,不仅可供给中华电内部自用,而后也将可提供给企业客户所采用。该公司将自己作为概念验证场域(POC),在产品实验成功后,再提供给企业客户端使用。

而在一般用户端,中华电则是注意到目前已迈入行动化的时代,但是该公司以往很多提供给用户的服务都仅能在个人电脑中使用,因此近年来也开始逐步地将原有服务转化为原生APP。

被问到与其他电信业者最大的数位化服务差异,马宏灿认为,最大的区隔在于技术掌握度、整合深化能力;其原因在于中华电本身具备研究院,当中囊括了1500多研发人员,其不仅可研发出自身的技术,且在引进其他外部技术时,以技术整合、深化能力,有效地将应用串接,并延伸不同的服务甚至衍生出新内外部服务,等于是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与专业知识

而在数位人才培育方面,马宏灿指出,中华电信拥有自己的电信学院可以做教育训练,不过学院当中学到的毕竟是理论,因此内部技术人员若是想强化其专业能力,便会是在执行内外部专标案时从做中学。

除此之外,中华电信的研究院中分散了很多不同的业务需要整合,若有需要时也将安排技术人员进行这一类内部专案的执行,或是利用成立子公司的方式育成,甚至也会将人才送到矽谷培训,并将研究院内部所研发的某些产品送到矽谷的新创场域中竞争,将人员培训与产品创新的激荡一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