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瘦只剩39公斤! 她吞咽困难竟得「食道弛缓不能症」

▲吃饭时吞咽有些困难,小心是「食道弛缓不能症」。(图/亚洲大医附属医院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中一名48岁吴小姐近半年来吃饭时总觉得食物积在胸口无法顺利吞咽,就连喝水也有困难,平躺睡觉时消化的食物竟伴随酸水逆流而出,使得原本就清瘦的她,爆瘦到只剩39公斤,经就医检查,确诊为「食道弛缓不能症」,借由「经口内视肌肉切开术」后,吴小姐吃饭终于不用配水喝了。

吴小姐表示,自己长期在国外工作,七月开始觉得吃饭时吞咽有些困难,必须配一些水才能吞下,回到台湾就诊后,一开始以为是压力太大、睡眠不足,但过了两个月症状更严重,「一口饭必须配一杯水」,就连医师开的药也吞不下,最后连水也无法吞咽,让她十分痛苦。

X光摄影发现患者食道和胃交界处呈现鸟嘴状。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胃肠科主任陈政国表示,吴小姐到诊时身高156公分体重竟只有39公斤,经透过食道摄影检查患者的食道,发现患者吞下药水后,X光摄影显示其食道和胃交界处呈现「鸟嘴状」,且食道积满液体无法往下流,确诊为「食道弛缓不能症」。透过「经口内视镜肌肉切开术」,切开食道肌肉,手术时间约1小时内,术后若无并发症,隔天患者即可出院,也可以顺利进食。陈政国指出,「食道弛缓不能症」通常每年20万人约仅有1至2人罹患,好发于30岁至50岁的男性女性,发生原因目前不明,只要因患者的下食道括约肌持续性收缩、无法放松,导致患者出现渐进式吞咽困难,并伴随胸痛、呕吐、胃酸逆流、营养不良等症状。

陈政国提醒,虽然体表伤口,但食道内的黏模和肌肉需要时间复原,所以患者术后应少量多餐、小口进食,先吃流质和软烂的食物,避免太刺激性的食物,让肠胃道慢慢适应消化,才能达到最好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