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30年以上老屋就有有9万多栋!陈彦伯要求加速辅导措施

陈彦伯市府都更缓慢。(图/陈彦伯提供)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0206花莲强震让都更备受讨论,其中,台北土壤液化严重,市长柯文哲更曾表示,「如果前年台南地震发生在北市,会倒4千户、死6万人,台北市都更是一定要做的。」今年北市府更进一步开始补助危老房屋重建,不过市议员陈彦伯指出,台北市有9万多栋屋龄30年以上的老屋,但至今只有3件重建计划送件,要求都发局加速推动相关辅导措施

陈彦伯表示,市府补助进度缓慢外,连原本要设立辅导团、危老重建推动师、危老重建工作站帮助民众解惑,都没到位,以致民众不知从何开始,甚至申请危老重建的第一关认定房屋是否为合法建筑物,都遭遇困难,希望相关单位能加紧脚步,让有需求的民众尽速得到协助。都发局则回应,相关辅导作业的预算如辅导团等已经编列,待发包程序完成即可上路,危老重建推动师也委托建筑师公会等单位进行培训,后续辅导工作、工作站等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到位。而在合法房屋认定程序上,将朝精简、方便的原则做认定,详细办法已报内政部待审核,对于没有正式审核就已先上网公布一事,则坦诚疏忽会做改善。陈彦伯表示,近年来几次大地震造成多处建筑物倒塌,「都市危险及老旧建筑物加速重建条例」去年五月公布施行,就是要促使危老建筑物赶快改建,台北市11万多栋建筑物中,超过8成屋龄在30年以上,更新重建刻不容缓。市府今年开始受理危老建筑重建计划审查,但到四月底止,只有71件初步认定符合危老条例资格,3件已提出重建计划。由于危老条例订有10年期限,必须在民国116年五月底前提出重建计划,若按现在四个月只有3件申请的速度推估,一年将只有九件,十年就只有90件,就算将初步认定符合资格的件数也算进去,4个月共74件,十年将只有2220件,也就是说,若不能加快速度,台北市将只有百分之二的老屋得以申办重建补助。新党市议员参选人苏恒则说,都发局计划了许多辅导措施要帮助民众拟定重建计划,本意良好,但是至今尚未上路,例如简化合法建筑物认定程序还没厘清、辅导团还没运作、危老重建推动师还没招募、危老重建工作站也没开张,民众只能自己查阅建管处的危老专区网页资讯,跑去申请30年前的电费收据证明自己的房子是合法建筑物,结果危老专区网页内容又含有尚未定案的资讯,民众申请的电费收据根本不能做为合法房屋的证明,徒增民众困扰。陈彦伯、苏恒认为,危老建筑物加速重建是一个良好的政策,但实施下来却未见便民之处,都发局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贸然实施,如此仓促的作业其实就是为了赶在年底选举前推出,好让柯文哲市长的政绩比较好看。陈彦伯也要求都发局做好准备再行推动,并且检讨增加危老重建的优惠,以更吸引人的条件提高民众参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