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下股神1.44亿天价午餐 28岁小伙子图什么?
股神巴菲特。(本报资料照片)
年纪轻轻的他,头衔多到数不完,争议层出不穷,究竟他是传奇?还是质疑者口中的骗子?
第20届巴菲特慈善午餐竞拍,让一个中国90后的小伙子在国际媒体暴红。每个人都在好奇地问:「以破纪录的天价456.78万美元(约1.44亿元新台币),标下与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到底是谁啊?」
孙宇晨,加密货币波场(TRON)的创办人。他公开表示将带几名加密货币同业共赴午宴,并在微博发文:「此次参与巴菲特慈善午宴,不仅是我个人生涯的亮点,也是波场TRON和BitTorrent的公司重大的一天,更象征着整个区块链社区的胜利。」
巴菲特轰比特币是妄想
评论「加密货币会引来骗子」
「胜利」这一用词是否恰当,如果回顾过去巴菲特对加密货币的看法,恐怕这响炮是拉得太早了。
巴菲特多次公开反对比特币。他在2018年股东会前夕形容比特币,「大概是一种老鼠药」;今年二月,他接受CNBC采访时再度表示,「比特币本身没有特殊价值,是一种妄想(delusion)。」
巴菲特认同区块链的价值,但不认为区块链必须和加密货币挂钩,他更加重语气地强调:「加密货币能吸引骗子。如果你在外叫卖溜溜球,或是其他什么货品,做些骗人的勾当,你是赚不到钱的。但当你打入华尔街,那里可有大把钞票。」
孙宇晨自承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长期信仰者,但他与巴菲特目前为止的唯一共通点,大概是滚雪球;只是巴菲特滚的是财富,孙宇晨滚的是名声。
28岁的孙宇晨,他拥有的头衔,一分钟是念不完的。他是前Ripple Labs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另一加密货币新创)、11年《亚洲周刊》封面人物、14年达沃斯(Davos)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15年获《富比世》选为中国30位30岁以下最受瞩目的新创、15年成为马云创办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中唯11位90后学员、15年CNTV中国互联网年度新锐人物。
他还是中国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美国常春藤名校宾州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他的人生履历无懈可击,但值得玩味的是,他每段漂亮的经历背后,都有浮夸故事供人传诵。
例如考上北大前,孙宇晨自爆高中前两年都在读小说,荒废学业,他的成绩远远搆不上北大的边。他在一场演讲中形容参加高考(类似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是,「对应试教育的妥协,是一种相当可耻的行为」。他塑造了拒绝媚俗的形象,但在内心深处,他又渴望逢迎主流价值;于是,他将考上北大设为人生目标。
为此,孙宇晨选择参加中国第8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这项比赛是中国文学界的大事,获奖学生有机会取得一流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他后来得到了一等奖,获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可以用比低标低20至30分的成绩录取北大。接者,他埋首制定100苦读计划,最终考上北大。
作为大1的菜鸟,孙宇晨发表主题为「一道论证题」的文章,邀请所有人和他一同论证「高中可以用一年时间弥补任何遗憾,只要下定决心」的题目。他总共收到近一万封回函;友人曾评论他,「浑身流淌的不是血液,是鸡汤。」这起事件,可以说是他自我行销的开端。
鄙视大学僵化体制
却又从中搞投机、捞好处
孙宇晨一方面瞧不起僵化体制,鼓吹各种「自由解放」,例如他在大学时期组织地下沙龙,邀请自由派知识分子共同交流;另一方面,他又精打细算,计算如何从现有体制捞好处,例如他在大一结束时,从中文系降转历史系,因为「历史系较好拿分」,再以优秀成绩申请进入宾州大学。
到美国后,孙宇晨效法当年五四人物陈独秀,办起网路杂志《新新青年》,却在半个月后遭到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沈诞琦抗议抄袭。沈诞琦指出孙宇晨的《老兵不死,1949》,与她的文章《1989的100万》有多处雷同,要求孙宇晨公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