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第一级致癌物 东马响应槟榔防治吁尽早癌症筛检

▲配合政府槟榔防治日」,台东马偕医院一楼恩典广场办理槟槟犹「离」,守口如平!』癌症筛检趣味闯关活动,2小时内也完成24位民众免费筛检。(图/台东马偕医院提供 下同)

记者王兆麟/台东报导

配合政府12月3日「槟榔防治日」守护台东县民健康,台东马偕医院(14)日上午9:00在医院一楼恩典广场,办理『槟槟犹「离」,守口如平!』癌症筛检趣味闯关活动,透过卫教宣导、趣味闯关及癌症筛检,宣导无槟健康生活活动,获来院民众踊跃参与,共计有100人加入趣味闯关游戏玩乐之间正确认知健康资讯,在短短2小时内也完成24位民众的免费筛检活动,包括:子宫颈抹片10人、乳房摄影1人及口腔黏膜筛检13人。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总署(IARC)2003年正式宣布槟榔为第一级人类致癌物国卫院研究亦指出民众生活习惯既抽烟、喝酒又嚼食槟榔,得口腔癌机率为不抽烟、不喝酒、不嚼食槟榔者风险的123倍。在台湾嚼食槟榔者大部分同时有抽烟习惯,如再加上喝酒文化,更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风险。另根据台东县癌症主要发生率,口腔癌自93年起一直位居本县第一、二位;而以本县口腔癌每10万人口标准死亡率自98年(16.8)、99年(20.2)、100年(16.1)、101年(18.8)、102年(18)、103年(18.1)、104年(15.2),近年透过癌症筛检活动推行,虽有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仍位居全国首位。因此民众守护身体健康务必戒除嚼食槟榔习惯,并定期接受癌症筛检,降低癌症病变的机会。

癌症暨安宁照护中心吴哲慰主任表示:「台东县口腔癌罹患比率一直是居高不下,口腔癌的发生与嚼食槟榔习惯有关,其中又以中壮年为多,相对的此年龄层罹患口腔癌也是最多,因此如何降低嚼食槟榔以预防口腔癌是有极大的关系。今日透过活动让民众认识嚼食槟榔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提醒民众关心自己也关心身边亲人朋友,爱惜身体、促进健康。」

活动中也安排槟榔危害及口腔癌的卫教课程,由台东马偕医院口腔腭面外科张哲纶医师指导民众如何关心与辨识口腔异常警讯,尽早做好口腔癌预防。张医师表示:「口腔癌五年存活动第一期72%、第二期39%、第三期27%、第四期12%。由此可知越早发现、尽早治疗是避免癌症迫害的关键。如何避免发生口腔癌?一般可透过口腔黏膜筛检进行预防。正常的口腔黏膜颜色粉红色,如果出现白色深红色等异常颜色时,这是一种警讯;另外嘴巴张开程度也可判断,因为口腔黏膜发生病变时会发生纤维化,纤维化越严重将造成黏膜紧缩,进而影响嘴巴张合程度。民众可透过每日刷牙时间观查,若有异常时务必尽早就医进行更详细的筛检或治疗处理等,避免其继续恶化为口腔癌。尤其现在的切片治疗技术已由传统手术提升为二氧化碳雷射技术,治疗后仅会产生焦痂并自行脱落,患者不会有太多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健保有给付。」有鉴于辨识方式生活化,政府为降低口腔癌发生率,鼓励民众接受口腔癌筛检,凡30岁以上民众或18岁以上原住民族,在二年内未接受口腔癌筛检者皆可接受免费筛检服务

张哲纶医师另外表示:「吸烟及嚼食槟榔是致癌因子,无论时间长短或是否有持续性,都有可能发生病变。当然除了生活习惯以外,个人细胞基因也可能影响致癌的可能性。在台东执业3年多,接触过最年轻的患者约15、16岁,但也有患者表示村落里80、90岁长期嚼食槟榔的长辈都未发生口腔癌。无论如何,基于民众健康,凡有嚼食槟榔及吸烟者,一旦发现口腔异常务必尽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