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流行:包子头何时开始与中国娘划等号?

爱玩网 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瓦克五,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日本ACG界,中国妹子包子头(日语:お団子頭)似有着相伴相生的不解之缘,不仅中国人觉得奇怪,连日本人也不明就里。在日本2ch论坛上,一篇《中国御宅族问:为什么中国妹子一定要用团子头作为标志?》将中国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译成日语,引发了日本网友的讨论兴趣:

——就和提到英国就是金发霸气御姐一样啦,只是个记号,没有实际意义的。

——因为人设的缘故吧,虽然不知道是谁最先开始的,但是已经成为了共识,包子头就是中国妹子角色的构成要素嘛。

——中国人角色都会功夫,团子头可以让动作场面中头发处理更简单吗?

——有种编织系发型在中国被称为“麻花辫子”的,“麻花”和“包子”一样是中国的点心,很有意思。

——有关“团子头+旗袍”问题的讨论常常进行着,嘛,对我来说卖相很好就足够了。

——动画里面登场的中国妹子都是很不错的,有人气就是证据嘛,发髻什么的其实也是可以当特征的。韩国的角色就没这待遇了吧,我可从没见过。

在社会学家眼里,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一种“文化刻板印象”。问题在于,某种刻板印象与其对应群体最初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包子头何以就成为了中国妹子的标配?

包子头、刺腕轮、紧实粗壮的大腿,是春丽的三大标志

换个发型,春丽一下子就没辨识度了

古已有之的经典发型

包子头并非日本人毫无事实依据的空穴来风。在中国古代,的确有形似“包子头”的发型存在,只是在日常中被我们熟视无睹罢了。不信的话,下个月过年的时候留心一下自己家门口贴的金童玉女。

包子头萌不萌这件事,果然还是得看脸……

包子头是双髻的一种,而中国最早的双髻发型叫做“总角”。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中国古代的汉人从八九岁就开始蓄发,无论男童女童,都会把头发分成两股,扎成两个小发髻,像头顶着一对小兽角,“总角”因而得名。女孩子的发髻往往梳成树枝状,更像是分岔的树桠,“丫头”这个叫法就是这么得来的。孩童们保留着这样的发型,一直要到迈入十三四岁的少年阶段,因此,“总角”这个词后来被用来指代童年。

在中国古代故事中,最著名的包子头孩童形象莫过于哪吒。虽然在不同的作品中,哪吒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可是头上的两坨包子是颠扑不破的存在。

哪吒闹海

大闹天宫

宝强版……

比起总角,双丫髻在视觉形象上更为接近二次元中的包子头样貌。其梳编法是将头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两侧。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之所以称为丫鬟,就是因为她们的显著特征就是双丫髻。从这个意义上说,丫鬟们的本体就是包子头,就如同新八唧的本体是眼镜。这种发式在存世的古画古玩中特别多见。

北朝双丫髻持物女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片辉煌鼎盛,广泛传播,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认知。一部台湾1986-1988拍摄的神怪喜剧僵尸小子》三部曲(日版叫做《幽幻道士》)在日本播出并意外走红,童星刘致妤扮演的主角恬恬,活泼、可爱、懂事,受到了东瀛观众的欢迎,她的包子头造型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有人认为,扎着包子头、穿着旗袍的恬恬正是问世于1991年的春丽的雏形。本剧的出现,对固化“中国姑娘=包子头”的刻板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港产僵尸喜剧代表《僵尸小子》,日版译为《幽幻道士》

谁还对这个小萝莉有印象?暴露年龄的时刻到了

包子头的二次元之旅

1967年,日本动漫泰斗手冢治虫的《悟空大冒险》上映。故事虽然取材自中国的传统名著《西游记》,但却有了许多与新时代有关的要素创新(比如爱抽烟的唐僧、穿西装戴领结的八戒、热衷挖宝的沙僧),带动了中日两国延续至今的西游记改编热潮。《龙珠》中孙悟空与牛魔王女儿的爱情,《大话西游》中唐僧叽叽歪歪又娘娘腔的特征,多多少少都像是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影响。

龙子”(小龙女)是《悟空大冒险》中当之无愧的女主角。她是龙海仙人的孙女,教会孙悟空法术,还成为了他的女朋友。为了能跟孙悟空他们一起到天竺取经,她偷偷离家出走,并总是在师徒四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帮助泼猴小男友化解危机。

在人设方面,龙子酱顶着两个粉色的发髻,看上去和米老鼠颇为相似。这是很多人记忆中二次元包子头的鼻祖。

即便变身,粉色包子头也是不变的个人标签

红白机时代,顶着包子头的中国少女就已经为数不少。柯乐美于1985年推出的动作游戏《功夫》,上中下三段攻击及格挡设定,对后世的格斗游戏有深远的影响,而女武师蓝(LANG),由于功夫精湛以及同样的包子头造型,被视为春丽的前身。

游戏史上最早女格斗家不是春丽,是她

在同年年底推出的《超时空要塞》也是被那个时代玩家所铭记的作品,这是一款由南梦宫制作、由万代发行的横板射击游戏(没错,两家公司在合并前就早已有了合作)。在可玩性方面,《超时空要塞》实在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由于忠实了还原了三段变形的骷髅战机以及动画版的经典曲目,成为粉丝向游戏的成功范例。除此之外,游戏刚开始那个穿着旗袍敲大锣的Q版林明美,也成为玩家的美好回忆。

好战外星人被这只包子头一首歌全灭了,也成了《MACROSS》的传统

1990年的《成龙之龙》中,女主角明铃是成龙的恋人,被邪恶的大妖术师无常童子绑架,引出了一段成龙斩妖除魔英雄救美的故事。

包子头的真正流行,《街霸2》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候,可能是为了防止包子散开,或者是为了防尘,或者是为了美观,还会罩上球形的布套子。

“包子头才是本体”,只因“萌才是正义”

在二次元世界里,包子头如此高频次地出现,跟是否尊重文化与史实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最根源还是因为这样的发型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亦即,包子头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将头发约束起来并讲求左右对称,映射出女孩子精细装扮自身的需求,在“糙直男”眼中,无疑具有异性吸引力。不仅是包子头,被视为“萌要素”的双马尾、双小辫,都是此类发型。水兵月在发型上更是将包子头和双马尾集于一身,成功收拢了全世界宅男的目光。

胡子娘也特别喜欢用包子头发型卖萌,你动心了吗?

还有一种说法,包子头像是女生对“猫耳”、“兔耳”等萌要素的模仿,看到包子头就想到那些毛茸茸、软绵绵、呆萌萌的小猫小狗,怜爱之情自然油然而生。

包子头原来也是仿生学?

在亚洲人眼中,包子头在被人们所认知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还产生了一种“幼齿感”的buff加成。历史上小女孩的固有发型,移植到了年纪稍长的女性那里,就有了一种卖萌感。

由于在审美上合乎心意,于是包子头风潮又从日本传回到中国,A站的吉祥物AC娘就梳着包子头,《轩辕剑》系列里的江如红也是如此设计。韩国人也学着用包子头来概括中国女孩的特征,PUCCA中的中国娃娃就是典型的设计范例之一。

各大论坛经常见到的AC娘表情包

PUCCA中国娃娃

高桥留美子笔下最可爱的猫娘——珊璞

小团包子头也可以作为天然发饰

其实也可以摘下来(误)

时尚圈的风尚追逐

虽然包子头在二次元已经流行多时,自诩前沿的时尚圈将包子头视为流行,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情。

今年春晚,撒贝宁用歪打误撞的包子头成功开启热度话题,成为沉闷晚会中不多的亮点之一。芒果台《我是歌手》中,古灵精怪的苏运莹也为包子头的热度再添了一把火。

不仅在中国,在欧美,各路大牌明星也都开启了包子头盛宴,包子头成为今年最强势的新奇发型。欧美人将这种发型称之为“bun”,就是中国包子的意思。包子头从三次元侵入二次元,终于又从二次元破壁回归三次元。

刻板印象有时候是负面的,会导致歧视和偏见的产生,但是,其它时候,刻板印象则有利于我们更快地领会和抓住周围世界的信息,帮助我们组织、储存、使用与他人相关的信息。在二次元使用包子头指代中国萌娘,是为了让读者可以一眼认出的符号化做法,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既然全世界都认为包子头很赞很萌很好看,我想我们就不用太过介怀了吧。

欢迎参加——爱玩网百万稿费征稿活动:当金牌作者,开本站专栏,领丰厚稿费,得专属周边!

游戏专栏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欢迎关注爱玩APP【精选】板块,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