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小孩日/管教与家暴大不同 如何辨别我是为你好

图、文/焦糖绿玫瑰 caramelgreen

我曾经很怕自己,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

自发现怀孕开始,我心中就有一个警铃默默响起:「虽然知道不能使用暴力,但从小只看过这种教小孩模式的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施暴者呢?」我想,很多受过家庭暴力的人,在面对自己的下一代时,都隐隐有类似的疑问吧!

我们都知道,小孩的行为与父母息息相关,更让人为难的是,这些受过来自家庭伤害的孩子,因为成长时期只观摩过这样的权威相处方式长大后,面对自己的伴侣与小孩,很容易重复上一代的错误行为,即使努力克制,仍难保证某天不会爆发,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行为模仿和无法挥去的童年阴影

我是被打大的孩子,说是孩子,最后一次被使用暴力已经24岁了,比较不幸的是,我大都不因为自己做错事情被打,而是被盛怒的父亲,当成发泄情绪沙包,这点在我们家不只我受害,在打到仅剩我一人以后,还撑了1年多,实在受不了了才离家,并做好此生不再见的准备。(家暴经历我写成系列文章,请点此。)

女儿出生以后,孩子的爸突然疏远我们,虽然住同一个屋檐下,但关系室友还不如,我只能一肩担起,面对她高需求宝宝的各种难关:晚上不睡觉、凌晨必吐奶,说真的,已经不是过劳可以形容了,实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我仍努力克制自己想凶孩子的冲动

直到某一天,当时女儿约莫8个月左右,她凌晨2、3点还在床上爬来爬去,要妈妈陪玩,我已经累瘫在滑手机镇静,她爬过来讨抱,我终于忍不住,吼了她一声:「妳到底什么时候要睡觉?」

面对妈妈突然大吼,女儿只笑盈盈对着我,以为我在跟她玩,还发出科科科婴儿笑声,我怒火未消又再骂了一次,孩子这才意识到愤怒的情绪,从她脸上,我看到笑嘻嘻转成疑惑,不到一秒,随即哭了起来。

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不友善,我永远不会忘记那表情

人家说:「有一就有二。」确实,在那天以后,我骂她的次数变多了,但我也提醒自己体罚与暴力的差别,正是「心态」!孩子做错事,该管教就要管教,不过大人要先思考,「这件事的本质就是不行,会危害到安全,或对人不礼貌、不尊重!」还是「你这样做,让我很没面子!」由情绪来判别是否处罚!

举例来说,像孩子摸插头、玩风扇等危险行为,若屡劝不听,我真的会打屁股警惕,以保障她不会重蹈覆辙,如果是学习成绩不好,很抱歉,我会问题丢回给孩子,并且帮忙分析利弊,让她自己去决定努力程度及承担后果

正因如此,我终于可以放下对自己的忧虑:因为我跟父亲不一样!

在我们家,「打」是没有用的,女儿承袭我的倔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人,虽然知道还是有不少父母奉行打骂教育,但我得说,打孩子只是让他们学习阳奉阴违,不会有实质的激励效果,纵使打下去收速效,不过30、40年后,当孩子说到这段,绝对仍充斥满满的埋怨。

今天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虽然我不认为这样可以阻止不当体罚的产生,不过创造一个记忆点也是好的,我要奉劝大家,小孩不是不能管教,但真的别因为情绪或面子问题打孩子,没有人该被视为愤怒沙包。

下次快被孩子激怒时,先停个3秒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情绪上?别轻易在激昂时动手,这只会让孩子对您不信任,若您真的忍住了,孩子会因为这个顿点而变成更自律的人。

★ 我是不婚妈妈「焦糖绿玫瑰」,唱片线记者出身,现职网路专栏作家。从小在传统菁英教育之下成长,心思细腻敏感的我,如何边工作、边教养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儿DAHLIA呢?期待与您分享我的坚持:「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粉丝团、「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