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宏/《监狱真相大揭露》:提升矫正补强社会安全网

▲如果只把监狱局限为处罚,社会如何期待受刑人出监后,会成为一个改过自新的好人呢?(图/Pixabay)

每当台湾社会的治安亮起红灯时,人民冀望政府能「展铁万,刑乱国,用重典」,加重犯罪者的刑度,尤其震撼人心的虐杀、弑亲、分尸重大案件接连发生时,社会更因无助恐惧而怨声沸腾,期望政府立即改善。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能稍冷静下来,抽出一点时间与空间,仔细观察台湾监狱的现况,或许对于社会安全政策的规画方向,会有崭新的思维宏观的想法。

犯罪者来自于社会,犯罪行为亦是整体大环境下的产物,而以人类现有的智慧与科技,还无法做到完美无缺的犯罪预防措施,所以国家必须有令犯罪者忌惮的机制,使其对自己行为付出相当的代价,监狱制度油然而生。

一般人民对监狱的看法,多半侧重在剥夺犯罪者自由的处所,而容易忽略大多数受刑人最后仍将离开监狱,重返社会,因此,若监狱制度只有单纯的处罚功能,而无法矫正受刑人失当脱序心态与行为,当其再次踏入社会,没有人可以保证不会再犯。这可由历来重大刑案的犯罪者,多拥有「丰厚资历」的前科纪录,足见端倪

如果政府与人民只把监狱功能局限在「处罚」的选项,定然不愿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来提升管理品质教化能量,社会如何期待受刑人踏出监狱大门后,会是个改过自新的好人呢?

当受刑人在监狱里得不到自省,得不到改变,出了监狱,又遭社会歧视,让他们再度受到魔鬼的拥抱,这也正是不少再犯罪者,手段越来越凶残的原因之一。

近来国际媒体大篇幅报导荷兰犯罪率下降26%,部分监狱因此「招生不佳」面临歇业转型的问题,对照台湾监狱人满为患的「超收」窘状,相信国人一定深感「一样的机制,不一样的处境」。

无论是荷兰或多数欧洲国家,其对监狱的想法,多着墨在「如何让犯人洗心革面、重返社会」,有别于台湾以惩罚或隔离犯人为主要目的的监狱制度,他们认为,「如何提升矫正功能」,更为重要,因此,着重在培育受刑人拥有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欧洲国家允许受刑人拥有自我表达与掌握生活的机会,举凡为自己烹煮菜肴、各类新知的学习等,让受刑人保有自我存在的价值感,而非抹弃对生活的学习与进步,这样的想法使得受刑人重返社会后,能够展开全新的人生,不易再犯错。而这份投资更可大幅减少社会因再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治安变好,社会安定,政府也能节约预防及惩治犯罪的成本支出,进而使人民认同政府、信任司法,国家自然和谐进步。

中华人权协会名誉理事长李永然黄隆丰博士、中华雯馨心灵教育协会李雯馨理事长合著的《监狱真相大揭露-矫正制度的现况与展望》,点出台湾狱政盲点困境,并提出精辟的评释与建言,值得政府与民间重视。在李大律师的思维里,唯有透过完善的矫正制度,让犯罪者不再迷失,才是真正捍卫市民人权的正道。

每位受刑人都有一段悲戚的故事,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被放弃、被忽略,重建台湾监狱功能的路,无论有多么艰辛险峻,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机会,便要竭尽所能地伸入每个需要的角落,给予最即时的照护与帮助,让这股爱的力量使社会更加美好!

▼《监狱真相大揭露》点出台湾狱政的盲点与困境,唯有透过完善的矫正制度,让犯罪者不再迷失,才是真正捍卫市民人权的正道。

陈建宏,中华人权协会人权会讯暨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