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钦/谈郭董选总统:民主能不能当饭吃?

沈荣钦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

郭台铭有意参选总统的消息酝酿数月,突然翻覆政坛,各界议论云云

动机来说,苹果的成长遇到瓶颈连带影响鸿海,而苹果近日内容的多角化又非鸿海所能参与,鸿海所代工的非苹阵营又未见起色,在手机市场饱和、下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硬体装置尚未成形之际,鸿海的未来可谓前路多险。特别是在美中贸易战将转为持久战,美国大选前传出威斯康辛计划可能腰斩、在中国大举裁员风声不断,郭台铭在美中之间从左右逢源到左支右绌,选在此时表态有意参选总统,的确显得非比寻常。

无论郭台铭参选与否,阴谋论已经硝烟四起。或谓参选是真乃是为了逼迫中共国有企业收购鸿海,又说参选是假乃是为了拉抬股价,而无论真假都是为了获得与美中台三地政府更好的议价筹码。

比动机更引人注目的则是郭台铭对选票的影响。郭台铭与朱立伦不合,而支持韩国瑜,参选究竟是逼迫韩国瑜出马,还是认为国民党内无人,自己才是真命天子?如果是前者,对韩国瑜选情大有助益:一来经此一役,助韩国瑜逼退党内众人后再宣布支持韩国瑜,二来以自身企业经营长才弥补韩国瑜政见能力之不足,不仅将为韩国瑜登上大位第一功臣,大举赢得世人注意,甚至有可能在美中重新洗牌寻找更好的位置。

而且柯文部分支持者有崇尚权威、强调执行力之倾向(如对智商学历与柯文哲个人之崇拜),相较之下,将鸿海从连结器小厂而成为世界举足轻重之大厂的郭台铭,无论在权威、执行力、甚至拼经济的能力都更具可信度,必然会吸收部分柯文哲选民转向。柯文哲一旦退出,在蔡英文与赖清德分则两害下,民进党恐难以在一对一的选战中击败国民党,郭台铭此举,看似搅乱国民党初选一池春水,实则对国民党十分有利。

当然台湾的选战专家与名嘴依旧有着传统的盲点:误认选票代表真理,选举是手段,政策才是目的,选民同样是人,当然也会犯错,非政治人物检讨选民理所当然,分析选票得失与分析政策得失同样重要,不顾个人利害,毫不犹豫指出民众犯错的可能,才是知识份子的职责。

举例来说,郭台铭曾经说过「民主不能当饭吃」,立刻被蓝白政治人物奉为圭臬,将国家认同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经济衰败正是过度强调民主等进步价值之故,为「接地气」的政治人物所不屑,这几年来台湾的民粹正是在经济衰败的土壤上滋生,但是对于如何评估政策、寻找经济转型的解方,几乎无人问津,将希望寄予政治人物一人之手,对未来将往何处行去毫无所悉。

如同源自卡内基学派的行为理论所发现的,当人们觉得经济生活与地位逐渐下降,或是对未来无可期望之际,很多人会倾向采取更具冒险性的行为,在此情形下,人们更愿意给予韩国瑜与柯文哲一试的机会,经济的困窘使得人们短视而且更愿意冒险,既然现有的执政者令人失望,为何不尝试新的做法呢?

不仅如此,如赵君朔引用Adam Przeworski 等人的研究指出:「从1950-1990约150个国家的资料来看,人均国民所得在1000美金以下的独裁政权存活率很高,国民所得开始增加后,的确独裁政权倒台的机率会增加,但仅限于国民所得1000-4000美金的范围内,若国民所得超过4000美金后,独裁政权崩溃的机率又开始变小,到了国民所得超过6000美金后机率会变更小。」

民主的确在很多国家不能当饭吃。

不过最近Daron Acemoglu 等人的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他们并不研究「民主化」(从非民主到民主)对经济成长的影响,而是直接研究民主的影响,他们也不是研究经济成长率国民生产总额的改变,而是民主对于「平均每人国民所得的水准」的影响。

他们分析了各国1960-2010年的资料,应用比较先进的统计方法找出民主与平均每人国民所得水准的因果关系(而不仅是相关),发现民主长期而言,可以增加20%的每人平均国民所得,其影响可谓十分巨大!因为民主可以鼓励投资、增加学校教育、引导经济改革、改善公共财的供给,以及减少社会动荡。

事实证明,民主不仅能够当饭吃,而且长期而言,民主是能不能好好吃饭的重要关键,那些认为民主不能当饭吃的人,最后不仅埋葬了民主,也断送了吃饭。

热门点阅》►谈郭董选总统:治理企业与治理国家不一样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脸书,请勿直接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