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人/黑影笼罩我们的山林:比基尼登山客之死

比基尼登山客。(图/翻摄自G哥比基尼的高山足迹粉丝专页

城市山人/我是城市人,但心里有座总登不到顶的山;我是上班族,只能用有限的时间追寻梦想,可我会勇敢前行──这就是城市山人的故事。

网路新闻刚发布的时候,第一眼,我就认出是岳界称为「G哥」的吴姓奇女子。虽说我们素昧平生,唯一一次相遇还是我刚开始爬山的时候,所以没能认出她来,但我向来知道她非常热爱登山、无惧独攀,且经常挑战长天数的冷门路线,心里煞是佩服。

就如同去年9月南三段事件叶生锦一样,当时「落跑」成了嗜血媒体穷追猛打的关键字,而这一次,他们又找到了话题性颇高的比基尼照片,让此事件瞬间攻占各大媒体的版面。原本只是单纯的个人爱好,却让她在这种时刻站上了风口浪尖。

想不到最后结局,令人无限悲伤。

在我们哀悼之时,许多人还以为她全程都穿比基尼爬山呢。

每次这类事件一触及大众领域,不免就会看见一边倒的网友留言,撇开低俗的人身攻击、自取灭亡言论不提,主流意见都紧紧围绕着「使用者付费」打转,其原因无他,就是所谓的「黑山」。

消防局照往例申请了直升机救援,一瞬间,我仿佛又看见了叶生锦落寞的影子,在火把、稻草叉和口诛笔伐之前仓皇遁入黑暗。没人想过他的家人跟着承受的压力,也没人想过数百万的救难费用足以重创普通家庭的经济。

高涨的情绪之前,没有思考,只有廉价的发泄。

以下我就把问题的核心──「黑山」拆成三部分来讲。如果你认为你的思考层次应该高于一般网友,那还请留步看看。

「使用者付费」──抱歉,我们还没准备好!

看这个议题,我们需要点国际观。每当国外有这类山难事件出现,网友也会义愤填膺地说「他去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凭什么花纳税人的钱去救?」于是又会掀起一轮正反方的辩论。只可惜在台湾,这个议题几乎是个一言堂。

简单来说,大体上欧洲采用的是使用者付费制度,因此户外爱好者会预先购买专门满足搜救需求的保险(当然也是有像波兰这种国家,搜救任务由强大的志愿者组织承接,完全免费);再来跨过大西洋,我们看看美国的情况,各州有各自的规范,有些地方完全不会收费,但即使是最信奉使用者付费的新罕布夏州 ,也推出了售价25块美金的「健行安全卡」:你买卡,救援就免费。

附带一提,美国的国家公园内的救援完全免费──除了违反园方规范的情况。但人家不像我们一样,离开步道范围就追着你要钱,而是闯入受保护的考古遗址、生态敏感区域这种才算数。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重点,或是说实施使用者付费的基本条件:保险。

一旦直升机出勤,救援费用动辄上百万都有可能,登山者理应拥有能支付其款项的保险。我们现在状态是──没有。连想买都没得买,因为压根没有这个选项。

政府以无偿搜救为饵,企图用「登山活动管理自治条例」将我们压制在步道之上,治标不治本、与国际上自由风气背道而驰之余,显现公务体系的怠惰偷安。

▲比基尼登山客吴季芸、绰号G哥,意外失足后以卫星电话求援,明确地报出座标。(图/记者王亚志翻摄)

「黑山」──属于台湾的原生种笑话

若只是看媒体报导,大家还不知道那条路线是「无法申请」,而不是她「没有申请」。现在我国的登山申请制度就是:政府给你一个下拉式清单,只有上面有列的才是合法路线,其余则是禁区。

更好笑的是,若是我们查阅台湾戒严时期纪录,就会发现即使在对登山不友善的年代中,前辈们依然可以自由选择山里的前进方向,进而开拓出许多现在登山所循的传统路线。

2001年起警政署取消高山向导制,登山活动瞬间变得自由开放,然而当山难救援案件逐年增加、社会成本提升,无作为的中央却放任地方政府自订畸形条例,表面装作开放,实则变相重返管制时期,走上了令人叹息的回头路

国际上来看,厉行入山申请制的台湾是个奇葩──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看所有曾经在台湾爬过高山的外国人,或是有此计划的外国人,台湾是不是他们遇过申请最麻烦的地方?位于我们北方的邻国日本,入山也只需要填表格丢信箱即可,更不会限制我们要怎么走。

雪季的台湾不只有申请制,国家公园尚有以两人、三人为人数下限的硬性规定,「登山活动管理自治条例」又规定我们不能离开步道范围,等于是抹杀了一切雪季技术攀登的可能。反观日本,即便是危险性较高的雪季,每一座山的每个山沟、棱线都任由我们攀爬,有着欧美国家一般的自由风气。

所以我们的登山环境,若是放在已开发国家的行列中相比,远远落后国际水准。

如此这般,政府还宣称要推行高山观光,向国外行销台湾的山岳之美?只能说是笑话奇谈。究竟我们的山还要黑多久,政府还要视而不见多久,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封山不能解决问题,却能解决有问题的人」

对于政府来说,封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为了减少山难。首先,将登山者集中至步道上,易于控管,再用条例吓阻我们脱出步道范围。对他们来说,离开步道范围就会提高出山难的机率,山难数量增多了就会让搜救成本提高,是简单的线形思考方式。

那么,为何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登山的普世价值是「自由」。

由四大天王订立的台湾百岳,名气家喻户晓,至今却依然因为封山而令人无法以正当管道完百,你说是不是很讽刺?一位登山家,又怎么可能一辈子停留在步道上呢?登山的基本精神为自我挑战与实现,大家都走过的路,任谁都不会将其视之为挑战!

岳界知道,政府自己也知道,在那所谓的「黑山」范畴之中,这几年来不知已经有多少队伍走过,甚至网路上都能查到行程纪录。更可笑的是,山难在合法步道上继续发生的同时,却只需要少许的黑山案件,就能让全部的登山者背上黑锅

如上一部分所述,黑山本身就是个笑话了,我们却还要放任不合理的自治条例处罚公民,一个一个解决有问题的人,令整个户外圈噤若寒蝉。

以恐惧来限制本质崇尚自由、探险的户外活动,这就是我们台湾的未来吗?

▲比基尼登山客。(图/翻摄自脸书

若要做个总结,我想先为吴小姐默哀。一位去年待在山上一百余天,翱游崇山峻岭的奇人,一位爱山女中豪杰。也许非有意为之,但她贯彻了登山固有的自由精神,足为激励人心的模范。

那些人永远也不会懂,一个身材娇小的女性需要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克服社会不友善的目光,自信地以喜欢的方式记录足迹;那些人永远也不会懂,她小小身躯所行遍的千山万水,他们大多数人即使穷极一生,只怕还难走到十分之一。

死于自己热爱的活动之中,痛惜一条生命之外,我们都该相信他坦然了解并接受一切的风险,无论受难的过程短暂抑或是漫长,最后都能从容踏上灵魂的归途,留下戛然而止的足迹。山风、骄阳绿野,花开花谢依然,只是故人已去,不再复来。

意外、受伤、死亡,机率永远不可能等于零。登山者个人的体力、技术、经验能降低风险,有向导带路也能降低风险,走在成熟的步道上也能降低风险,但风险永远不会是零。阿玉山迷途身故的山友、摔落素密达断崖的人、父子断崖坠谷的游客,再再提醒我们,任何地方都潜藏危机,和路线能否申请、爬黑山、独攀与否,没有绝对的关系。

黑山,是宝岛历史的遗毒,是专制的复辟,现在依然流窜在山林的血管中。

使用者付费,中央不只不作为,还旁观地方政府、消防单位和登山者互相倾轧。国外明明已有多种模式和配套措施可以参考,执政者却依然选择性漠视,令人失望。

吴小姐做足了准备,以卫星电话求援,明确地报出座标,快速让救难队伍定位,已经最大限度地尽了本分。因此,我不认为她有任何可批评之处。

G哥,一路好走!

愿你离开的步伐,正如同你来时一般地温柔且坚定。

热门文章》►爬山、爬楼梯很伤膝盖?►没有山是黑的

►按赞加入粉丝团,让你成为话题王!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粉丝专页。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