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台中「树合苑」 看到城市里的「部落生活」
▲树合苑试图在都会里打造村落情感的绿色生活空间。(图/商业周刊提供/摄影刘煜仕)
文/钱丽安
一年多前,这里是个黑夜比白天更美丽的钓虾场;今年三月起,有人称此地为台中的桃花源。拥有比开心农场更真实的生活,比脸书还要真诚的人际互动与分享。这里,就是树合苑。
对合朴农学市集召集人陈孟凯,与合朴的伙伴们来说,这儿是「美好生活的具体实践场域」,打造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相遇的空间,开创出融会城市与乡村的新形态生活方式。2014年起,合朴伙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以「友善大地、永续环境」为原则,将旧有空间重新打造,透过重新规画,将自然引入都市。
这个空间有个雅致的名字「细活村」,「村民」彼此照顾,一起煮饭读书,享受各种手作的快乐,分享生活的创意。消费者可以在这里喝咖啡、吃豆花,品尝各类新鲜蔬食料理,更欢迎进一步成为「村民」,参与不同活动。
这儿,是乌托邦吗?陈孟凯摇了摇头反问:人终其一生追求的无非是「幸福」,而幸福感又取决于「生计的保障、生活的热情、生命的意义」三者的平衡与兼顾。那么,抵达「幸福」的路径究竟有多长?「就主流路径而言,人们得花时间工作以换取金钱的报偿,再拿金钱去市场购买服务或物品,借此得到幸福感。」然而,这个路径却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工作存在着大环境、主管的好恶等变因;而缺乏利润的物品根本无法在市场流通。
曾经,陈孟凯也是仓鼠的一员。属于人生胜利组的他,从小到大读书过关斩将,到美国取得电机博士、MBA双学位,然后成为科技公司老板,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赚钱,让公司上市上柜,直到至亲生病,才迫使他停下脚步,重新思索人生。他改行开有机餐厅,从而结识许多有机小农,为了帮助小农解决销售困境,他与三位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台湾第一个小农市集—合朴农学市集,将生产者、消费者与志工加以串联,运用「社群力」试图开创出不同的幸褔路径,他称之为「合朴幸福学」。
这条幸福之路该如何开创?首先是「时间」的重新安排。陈孟凯指出,如果我们必须透过「服务/物品」以获取幸福感,那能否试着自己动手做?这不是排斥资本市场,而是「不要将全部的时间投入工作」,试着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其他的东西,开创自己的多元技能。
再者,就是运用「社群力」,建立「部落」、「以物(务)易物(务)」、「市集」的互助经济模式。最终则是改变消费习惯,开始懂得欣赏DIY的物品,愿意购买对环境更具永续性的物品。
长期关注台湾社会发展与农业、经济问题的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辉表示,2014年台湾的人均GDP已达2万2千美元以上,换言之,我们早已脱离不得已的贫穷处境,追上已开发国家的经济水准。但我们真的觉得生活过得比较好吗?为何年轻一代只能剩下小确幸?
合朴农学市集成立迄今已有8个年头,陈孟凯坦言,当中仍有许多值得学习、改进之处。如果说过去合朴是一种对内的社群凝结,那么「树合苑」的成立,则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让更多人进来,一起面对问题,携手解决。陈孟凯说,让每个城镇可以因应当地特色,繁衍出具在地性的社群,再透过社群间的连结,串成更多元的美好生活。
【 更多报导 】
台北市拥7间房、身价上亿元...律师黄坤键:做这3件事,再穷都能靠房地产翻身
"French leave"法国人请离开?这两个字你都认识,原来这个俚语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