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亲访生产地 找到安心猪肉
文/徐铭志
当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对食品食材不安时,台大经济系退休教授林向恺却对自己使用的食材信心满满,「因为我一开始都高度怀疑。」原来,他现在的食材采购网络都是靠他自己双脚走来的,没有经过多方与小农互动,不会进入他长期采购名单。
他回忆,刚从美国回台时,总是会在超市采买食材,毕竟超市里陈列的看起来卖相较佳。不过,超市的不少食材是进口,没有多久,为了要支持小零售商,他便转向传统市场采购肉品。
但他也发现,传统市场的这些摊商顶多是中、小盘商,对于来源的掌握度并不高。十多前,恰巧他在淡水买屋,发现淡水卖黑毛猪的猪肉摊,是就近向三芝地区的养猪户买猪,他便开始投靠他们。
「他们(猪肉摊)不会自己养,会去选猪。譬如,我今天要杀几头,会去三芝熟识的养猪场挑,规模都不是大的。然后再请人送到树林(屠宰场)去杀……。」林向恺巨细靡遗的说,仿佛自己就是猪肉摊老板,而这正是他和摊商互动之下的成果。
这个经验也开启了他和摊商之间不同的关系,「不要把采买,当成就是买卖行为。」林向恺认为,唯有建立关系,才能更有把握自己买到的食物是安全的。
所谓的关系,至少要到拥有摊商电话、甚至知道住址的程度,「有问题才找得到人。」他举例,有次买完猪肉寄放在摊商,继续去采买,竟然忘了拿,没想到摊商在没有他电话、住址之下,自动的将猪肉送到住家的警卫室,足以见得关系的重要。
猪肉最怕残留抗生素等药物,林向恺怎么判断?他不讳言,有没有抗生素他自己没办法验证,多半要靠厂商挂保证,所以,他只能信赖经过自己判断的供应商,使用前合理怀疑,使用后就只能选择相信。
像是,位在屏东的「争气猪」也是他的猪肉来源。他说猪只就放养在尘土沙石旱地上,生产者特别标榜不打针、不用补剂,喂的是生菜等自然食物,这是他亲身所见所闻。
有一次,他前去参观,猪农告诉他,有只猪跳出围栏跑掉了,找了一整天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林向恺跑去厕所时,发现有间厕所反锁起来,但明明不该有人,才意外的找到这只将自己反锁在里头的猪。
虽然造访产地、拜访生产者只能看到饲养方式、场地干不干净,但这些全部是判断信赖基础的小线索。
林向恺就在走访生产店家时有额外收获。总是在淡水沪尾麻油行买油的他,有次发现他们在装酱油,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店家自己要用的。林向恺二话不说便央求他们把酱油卖给他。他说,这些小规模的生产者不追求极大化的利润,自然不用走上规模经济求快、求量的恐怖平衡。
不过,和这些人打交道,也得学着妥协。像是,争气猪老板一次就卖给他一大块的肉,不但不能选部位,还重达26公斤,「怎么吃得完?」最后只好把20公斤拿去制作成腊肉保存下来。又如,小农的菜可能有虫咬,并不是那么漂亮,他向淡水小农买的茭白笋就只有如同玉米笋般大小。
「量不会多,种类不会多,所以不能挑剔。」这是林向恺在高度怀疑后,回报心中信赖生产者的方式,一种最直接的肯定。
【 更多报导 】
40岁后,最好封印起来的三句话
好的工作、对的工作,那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