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揭秘关灯工厂 「这设备到月球都能生产」

▲那天我走进工厂,里面没有人,只有点点绿光。(图/商业周刊摄影裕隆

文/黄靖萱 摄影/骆裕隆

一场iPhone生产挪移的追踪之旅,让我们看到,当分散生产时代来临,供应链开始破碎重组台湾,却仍被「集中」2字制约。集中在中国,集中在苹果单一客户,只跟随手机景气起落,只有一种生存解方:逐更便宜地区生产的「人口红利」而居 ,只相信规模经济。

这一站,我们前进深圳。30年前,一个深圳的关外小镇「龙华」,因为鸿海的进驻,高峰时带进30多万人在这生活着,形成全球罕见的巨型工厂。

这里,曾是全球最吃人口红利的聚落,如今,反转却最大。

神秘、封闭、森严的富士康龙华厂,曾被《华尔街日报》记者形容为紫禁城,不时,就有记者透过伪装混入员工中,试图潜进厂区一窥堂奥。甚至,想直击从不对外人开放、有着数万大军在产线上组装iPhone的真实面貌。

如今,看到这产线,你也许会失望。透过高度自动设备,现在iPhone组装线,从贴散热片、锁螺丝等程序都已由自动化设备接手,产线上的人剩约一半。

女工产线消失了员工降9成,工厂照运作光源仅剩信号灯,郭董手电筒巡厂

今年五月,郭台铭正全力竞逐2020年总统大选的提名,当外界质疑,鸿海集团在中国的庞大事业,会让他受制于中国,郭台铭却回应,中国凭什么绑架?「给我几个月的时间,我一定会搬到更有竞争力的地方。」「因为鸿海的互联网模式成形,灯塔工厂准备了1、2年。」

灯塔工厂,就是鸿海不受各地人力成本与能力限制,可随时搬移的秘密武器。今年初,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全球已有26座灯塔工厂,其中,富士康是唯一的1家台商。所谓灯塔工厂,是指在工业4.0等尖端技术应用,能做为全球表率的领先企业

商周团队独家走入龙华的灯塔工厂,这座大楼上方标着「E5」的白色厂房,经过安检,通讯产品禁止携入,一踏进门,厂区里漆黑一片。郭台铭说,他来视察,还得拿着手电筒进来。这里唯一的灯源,来自大小机台上发出的点点绿光,绿灯表示产线顺畅正常运作中。

这条生产OTT电视盒的产线,从将300多个小零件打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表面贴焊(SMT)制程开始,之后再贴上散热片、天线等,40多个零组件、机构件的组装过程,全部都不假人手。最后,成品会自动套入透明塑胶袋里,塞进由机器手臂自己折好的纸盒里。

隔着玻璃,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总经理郑弘孟,对着黑暗中作业机台及手臂解释,「像这样子,我都可以搬去月球生产了,」他夸张的说。

关灯」省人力、省空间466亿营收工厂,靠32人就撑起

过去,这整条产线的每道制程加起来,必须要318人,现在,只要32人。而这32人,多数时候不太需要动手,只要监督,在机器发出求救讯号时,再伸手排解。

工厂不须给工人作业的空间,也大大的节省产线空间,光是这个工厂,1年可以贡献15亿美元(约合新台币466亿元)营收,而若是过去大量人力生产的时代,营收顶多只有1/3。

自动化,省下的不仅是人力成本,关灯的威力还在于,机器能彼此沟通,辨识品质好坏,最后回过头,再优化决策。

在这产线里,SMT机器快速的打着件,电子零件必须靠着吸嘴来搬移,过去,它们固定每24小时、使用2万8千次后,就必须停线45分钟清洗更换。「这设备一条新台币上亿,每次停线换吸嘴,就是浪费工时耶,」郑弘孟说。现在,鸿海监控吸嘴里滤网影像数据,分析过去的影像变化,知道到什么程度,吸嘴的吸力开始下降,吸上来的零件会掉件,只要在这之前更换即可。他们发现,有时居然可以用了8万6千次之后,再更换即可,因此又降低成本

全球供应链重组制鞋、汽车业影响最大中国接受人口红利消失,拚技术红利

另一座名为「B3」的刀具工厂,是龙华园区里第二座关灯工厂,厂内1年生产出超过1千8百万支刀具后,送到郑州、观澜厂,再加工制作出供1亿支iPhone使用的金属边框。透过机台上的传感器,测量刀具的震动、转速频率等,鸿海就能提早预测刀具寿命,在此之前,自动搬运车就送来,并自动换上新刀具。

「鸿海一直是制造企业,现在要在这制造的蛋黄(核心)上,再加上蛋白,就是制造的科技,变成一家科技服务公司。」FII副董事长、郭台铭最倚重的智慧制造大师的李杰说。

我们好奇,依照此进度发展,iPhone何时可以做到全自动生产,全程不需要人力?

据了解,iPhone仍有一些精细部分,在机器上无法克服。例如,iPhone背盖玻璃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反射的光都不太一样,如果用机器视觉检查瑕疵,可能要花很长时间,镜头得不断转换才能找到问题,这一点,机器比不上人眼。

此外,iPhone有不少小零件,得让作业员拿着镊子才能放入,机器手臂太大,目前还无法做到。

未来,如果苹果要让iPhone在全球分散生产,从设计图开始,都得连动调整。

分散,是一种新能力,自动化技术,则是必备能耐。若你选择不迁移,你就得面对,已经用自动化升级,降低成本的对手竞争。如果,你选择全球布局,唯有善用自动化,才能降低当地人力管理成本,以抵消区域性生产调度零件时的运费成本。

好处是,机器人不会罢工,不用谈判,可24小时上班,而且随时可搬家。

这场科技进化,是一条不归路。麦肯锡报告就直指:自动化将是降低劳力成本重要关键,影响最大的是如制造、餐旅、运输与仓储等产业,企业可就近提供服务,不须跨国生产后再运送,到2030年之前,全球商品贸易额预计年减1兆5千亿美元至3兆美元。而3D列印科技的崛起,让大家可以就地列印零件,提高客制化的可能,影响最大的产业,现阶段看来是制鞋、玩具业,但后续则会是汽车、飞机行业等。

中国,已先接受人口红利消失的事实。勤业众信的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中国劳工每小时单位工资将分别是越南的177%与印度的218%。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2013年已经跃升成为工业用机器人最大买家的原因。

最多5年大局底定抛弃「集中」思维,敢移动才能存活

电子业走出中国,iPhone也正在迁移,童子贤回顾这趟长征,坦承这是不容易的决定,「现在讲到越南、菲律宾(设厂)。但是对厂商最大的结是:『我怎么召唤其他零件厂(过去)?』」「现在台商在东南亚的布局,有点像2000年前后台商在大陆(选择生产基地)的六神无主。」大家不知道该怎么移,更害怕这场移动,反而让大家加速灭顶。

然而,我们始终得做出抉择,美国、中国、印度等强权,都正促成各地在地制造大浪,这场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大约3到5年内,将会大局底定。

碎链,终会逐步在各区域中心集结,台湾剩下的时间并不多。

时势,会主宰企业今日需要什么竞争力,与你的竞争力,是否仍具价值。

昔日蜜糖,今日毒药,这趟iPhone迁移之旅,正提醒着我们所有人:越早抛弃「集中」与人口红利的思维,我们才可能走到未来。

※迎接碎链时代!iPhone移出中国追踪之旅,请见《商业周刊》1655期。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一支iPhone移出中国的追踪之旅 碎链时代

联发科吃苹果落空,三星自产还外销!手机厂「自己的晶片自己做」,台湾IC业麻烦大了?一个考2次就放弃;一个中年失业、拚1次就考上公职!缺钱时要韧性,有钱时再任性财务长也要清理茶水间!在瑞典工作的台湾人体悟:比福利更有价值的「尊重」有小酌习惯,反而容易养成易瘦体质!医师公开:减肥适合喝4种酒,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