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必修五堂课

(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迪士尼重金打造电影《花木兰》,却负评如潮,不仅非华语观众买帐,连中国大陆观众都不领情,媒体称这是一封寄给中国的情书却被退回。其实若不谈电影的是是非非,回归最初〈木兰辞〉的故事,不但深具启发,而且历久弥新,现代人要跟木兰学习的课还不少。

首先是历史课。木兰是汉人还是胡人?打的是哪一国?诗句中「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汗指的又是谁?许多深谙历史的网友已推估其朝代,以及可能对战的阵营

反思:读历史要就事论事,有多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看到浪漫伟大的人物就想必为中华儿女,其余概不深究,课本可以扔了。

再来是伦理课。木兰代父从军,别说是女儿身,就算堂堂7尺男儿召集令下来了,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想方设法逃兵,遑论代父出征。

反思:从现代观点看,该谁当兵就谁去当,代父从军恐犯伪造文书罪。但为人子女者若能设身处地长辈着想,时时代父母做点什么,更胜过晨昏定省,或为亲尝点什么。

性平课。木兰故事最令人称奇者,莫过于女扮男装从军12年却不被发现,是木兰的易容之术太过高明?还是身材太差?亦或周遭弟兄性别雷达都坏了…,上述论点已明显涉及性别歧视,足见本人必须补上性平课

反思:木兰若真有其人,为达成目的细心揣摩异性的行为举止乃至心境,甚至与同袍相濡以沫,却从不越过那条红线,若能穿越时空亲自教导人性平课,一定教人矛塞顿开。

地理课。〈木兰辞〉「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黑山在哪里?燕山又在哪里?根据考证,黑山位在今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方,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今之杭爱山。诗中所述,皆有确切地点

反思:厉害的诗词作品,不只叙述生动情感真切,对地理及风土的描述同样精确,读时若能对照地图,更令人悠然神往。

文学课:〈木兰辞〉中的部分词句琅琅上口,实则此诗内容近乎白话通俗易解,对为人子女的心思,征战沙场豪情,都有精彩生动的描写。 反思: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都不难懂,而且不分阶层,不受时空及国界的限制,都能引发共鸣。若能回归原典,反复细读,更能读出个中深义。好的作品,从不因改编作品的好坏而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