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巢后 「生活」才真正开始
很多鸟种的小鸟离巢后,依然需要亲鸟喂食七至十二天。(摄影/张伯权)
根据鸟学专家的估计,全地球禽鸟种类大概在一万之谱。这可说是目前的「主流」说法,然而今日生物系统分类科学不断更新,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实际数目应该接近一万八千种,将近两倍之多,两者差距不能说不大。
不管一万,还是一万八千,所有鸟儿的生命都有一个相同的循环周期。这个周期,从下蛋抱窝到长大成熟再结伴生子,细分大概有几个不同成长阶段,循环流转,一轮又一轮,跟我们人并没有多大差异。
下蛋之前的准备
鸟类养儿育子之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寻找适当的「繁殖」地,或者说「下蛋」的地点。
可是,鸟儿怎么知道何时该进行繁殖,何时才算「对」的时间?
首先,一般鸟儿多半依靠日照的长短来分辨四季,当白昼达到了某个关键长度,就会启动生理变化为繁衍下一代做准备。此外,大部分鸟类,尤其温带地区鸟种也知道如何配合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时间─譬如当食物最丰足的时节─进行交配。
前面我们说过鸟儿下蛋前,必须先选择合适的繁殖地,无需迁徙的鸟种也许继续使用冬天的地盘,或者当春天来临时重新另找一块;需要迁徙的鸟种,一抵达春季繁殖区就得赶紧觅地划界、插桩捍卫。好的地盘不仅要有良好巢位,亦须能够提供充足食物,而且容易避险。
再来,就是选择伴侣
地盘一旦敲定,接着就得想办法吸引伴侣。所谓「地盘」,基本上指的就是觅食或猎食领域。
大部分鸟种都是由母鸟选择公鸟,看的是整体品质的表现,精神是否饱满,羽氅是否焕发,最好还能拥有一点「才艺」。总之,评头又论足直到完全称心满意才会首肯。公鸟则无不换上一身吸睛繁殖羽,使出浑身解数,卖力演出。有时搔首弄姿,有时耍宝装憨,有时献上食物讨欢心,有时秀一下巢艺炫本领,有时又唱又跳,真如俗话所说的:「唱戏要嗓子,拉弓要膀子」,兄弟爬山各凭本事,各自努力。
整个繁殖季期间,大半鸟种公母鸟虽然相伴相系、携手成家,不过经过DNA检测,即使一生为伴一起变老的鸟种,「出轨」仍旧时有所闻,同一窝小鸟不见得都出自同一个父亲,所谓「吃碗内看碗外」,隔壁草坪总是比较翠绿似乎有几分道理。此外有些少数鸟种,一个繁殖季可以同时养好几个老婆,更少数鸟种则是一妻多夫。
巢,是雏鸟成长的摇篮
鸟儿筑巢,有的在求偶之前,有的之后。譬如公鹪鹩,往往一口气编筑了好几个巢窠等待母鸟来检验挑选。一般鸟儿配对后多半由公鸟负责捡拾巢材,母鸟负责编制,譬如台湾夜鹭公鸟一边筑巢一边找伴,找到了伴侣,筑巢工作就移交给母鸟,自己仍旧继续出外捡拾巢材。
巢,不仅提供卵蛋有个安全的置放场所,也是雏鸟破壳后成长的摇篮。
鸟儿的巢窠各式各样都有,不同鸟种有不同的特色,不过有些鸟儿并不筑巢,只在地面弄个浅漥就把蛋下在里头。有些鸟的巢材取自天然,譬如枯草树叶、泥巴青苔、枝桠,蜘蛛丝或兽毛,有的则捡拾纸张(包括卫生纸)、塑胶或尼龙线等人造物一起使用。至于那些把自己的蛋下在别人家巢内,孩子交给别人代养的鸟种,根本就没有筑巢的需要。
野地鸟儿的巢窠各式各样都有,巢材几乎无所不包。(摄影/张伯权)
鸟儿会把巢筑在什么样的地方呢?
哪里都有可能。树上、两条电线之间、屋檐下、冷气机中、峭壁、交通号志、水面上、土洞……甚至许多让人料想不到的地方。
交配与下蛋
繁殖季节期间由于贺尔蒙产生变化,公鸟体内的睾丸最大可以肿大至平常的一千倍,母鸟的卵巢与输卵管也会同时变大,准备接受卵子的受精与发育。
大部分鸟儿交配时,公鸟的泄殖腔在与母鸟泄殖腔接触的一刹那射入精子,精子进入了输卵管,会先储藏在管内一段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精子就会穿透卵子细胞壁进入卵子内,完成受精。胚胎发育最初期,蛋壳一边形成一边着色(如果需要的话),最后才排出体外,亦即所谓的「下蛋」。
禽鸟下蛋,前后大概需要二十四个小时,这也就是为何母鸟通常一天最多只能下一颗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全世界所有禽鸟皆以下蛋方式繁殖,然而我们都知道会下蛋的动物并非只有鸟类一种。
说起「蛋」,难免想到鸡蛋;说起「鸡蛋」,难免想到「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极其古老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
若说历史,「蛋」确实比「鸟」古老多了。
往前推,远古时期的恐龙不就是下蛋的吗?地球第一只爬出大海的鱼也是下蛋。五亿年前的寒武纪,那些在浅海中游水、长相奇异突梯的海怪也都以下蛋方式繁殖─这些古生物下的蛋也许不似我们现在习见的鸡蛋,仍然还是「蛋」。
迄今,最早的恐龙蛋与胚胎的化石大概有一亿九千万年那么「古老」,而公认为地球万鸟之祖的那只「始祖鸟」的化石则是一亿五千万年。可见,「蛋」的存在应该先于「鸟」。
倘若再缩窄场景凝聚焦点,直接论究「蛋生鸡,鸡生蛋」这个问题,答案恐怕也是一样─蛋先于鸡。
怎么说呢?
我们不妨想像一下,就在地球漫漫长长演化历史的某一点,有只「说像鸡又不全然是鸡」的生物下了一颗蛋,一代传一代,蛋内基因组成经过不断的突变,有天终于孵出了一只「完全」的鸡。这只「真」鸡究竟何时出现确切时间已无从考,不过学者说人类今天所饲养的鸡的老祖宗,就是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在东南亚丛林里兴奋奔走啼叫的野鸡─「红原鸡」─而红原鸡早在七千年前,甚至有人说更早一万年前就被人类「收编」为家禽了。
「先有蛋,先有鸡」,或许你有自己的看法,不过可以肯定所有鸟儿都是由蛋孵化而出。
蛋有大有小,颜色花纹亦不一,甚至形状也不尽相同。一只小鸟在蛋内要待多久才会破壳而出呢?虽然不同鸟种所需的时间不一样,但早晚终究要出来看看这花花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长在嘴喙尖端的角质结构「蛋齿」,是小鸟用来破壳的方便工具,然而并非所有鸟种都有,一般在破壳后两、三天内就会自然脱落。
记得有位演化生物学家说过,鸟儿的「蛋」可以说是天地间最「完美」的设计,甚至为此还写了一本厚厚的书。每次只要有机会把蛋捧在手心里,不管鸟蛋或鸡蛋,我心底莫不涌起一股深深的感动与赞叹:蛋的存在,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两者最完美的结合,仿佛黑夜里写在遥远天边星空深处一首充满神秘之美的诗,难以言喻,难以置信。
鸟儿一窝下蛋数目,从美洲兀鹰的一颗到灰山鹑的十七颗,多寡不一。不同的鸟种不同的数量,譬如许多热带鸟类一窝仅有两、三颗,苍鹭三至五颗,鱼鹰两或三颗,游隼三或四颗,绿头鸭八至十颗,环颈雉则可以多达十二颗。然而即使同一鸟种,大家下的蛋数也不必然一样多,譬如食物丰足与否、体内钙质够不够、栖地纬度的高低、母鸟年纪大小、气候的变化,以及下蛋的时间……等都是左右数量的因素。同样的,蛋的大小形状与蛋壳质地,不仅不同鸟种可能有极大的差异,同一鸟种彼此之间亦然。
蛋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与时间
鸟儿抱窝,为的是让蛋维持一定温度,确保正常发育。一般莺雀类鸣禽通常在下完一窝蛋后才开始卧孵,每只雏鸟破壳时间就不会相差太多。其他鸟种,譬如鹭科鸟类、鹤、鸬鹚与猛禽,则是第一颗蛋落地就开始抱窝,小鸟破壳时间也就参差不齐,体形大小往往差别很大。
那么,蛋下完了谁来孵呢?
通常由公母亲鸟分工合作,譬如翠鸟、鱼鹰、小䴙䴘、黑面琵鹭、夜鹭以及黑翅长脚鹬(高跷鸻)等;有的则是母鸟专职,譬如台湾竹鸡、绿头鸭、环颈雉或凤头苍鹰;有的例如台湾水雉与彩鹬,则是公鸟单独一肩挑。
至于抱窝的时间,也因鸟种不同而长短不一,不过一般说来,体形愈大孵化所需时间也愈长,晚熟型则比早熟型更长。时间加长乃是为了让胚胎的发育更充足,能攒足破壳时所需的灵活与气力。要知道,雏鸟破壳十分消耗体力,是项极辛苦又疲累的工作。
从下蛋孵蛋到破壳后,「巢」就是小鸟的「家」
说小鸟破壳后「以巢为家」,其实未破壳之前,「蛋」就一直住在巢内,不论那巢窠有多么简陋或者多么讲究,很小还是很大。
鸟儿破壳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许几个小时,甚至长达数日,因鸟种的不同长短有异。
破壳之后的小鸟,一般称作「雏鸟」。雏鸟留在巢内时间有长有短,譬如各种常见鸭子早熟型孩子,身上绒毛一旦干燥了,也许再喘一口气后就起身离巢,一只接一只跟着妈妈到水边学习觅食求生,从此不再回去。只有那些晚熟型小鸟初生时几乎光秃身体、闭着眼睛,一副脆弱无助模样,除了张口乞食什么也不会,才会继续留在巢中接受亲鸟二十四小时不断的照顾与喂食。
雏鸟初生第一个星期,无论早熟晚熟,皆无法控制自己体温,尤其身上没几根毛的晚熟型雏鸟,更需亲鸟不断抱窝保暖,直到七天后眼睛才睁开,开始抽发羽毛。从此开始以惊人而明显的快速成长率,日夜不断长大,但闻索食声孜孜,亲鸟犹恐巢中饥。从天亮到天黑,巢内巢外两头奔波,一趟又一趟,面对几张似乎永远填不饱的嘴巴,「嘴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看着鸟儿,想着我们人类自己养孩子的过程与经历,除了无言,还是无言。
大概二至三周后,大部分莺雀类鸣禽幼雏差不多准备离巢了,其他例如猛禽的鸟种,则要留待巢内长达八至十周才会离开。
「人大分家,树大分枝」
大部分野地鸟儿一年仅有一窝,不过有些鸟种,譬如台湾水雉一个繁殖季可以多达四、五窝,台湾蓝鹊则是三窝,红冠水鸡则终年都可以繁殖,皆能下蛋。
雏鸟住在巢窝内一段日子,给人感觉「一暝一尺」飞快一般地长大,最后也不免都要离巢、追求独立,犹如人类小孩长大了终究要离开父母,离开那住了将近一、二十年的「家」。
离巢后的小鸟并未马上离去,一般仍然紧跟在亲鸟身边一段时日,依旧需要依赖亲鸟继续喂食。这段日子小鸟十分脆弱,周遭随时都有盯着牠流口水的猎食者。对小鸟而言生命里的第一年最艰难,几乎所有鸟种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小鸟都活不过这个关卡,一旦幸运活了下来,再多活一年,甚至继续活下去的机率就大大增加了。
到底要继续留巢,还是「勇敢」离巢?─小鸟会不会或有没有,这样「想」过呢?雏鸟也许「希望」继续留巢,亲鸟则「希望」孩子尽快独立。
巢中小鸟究竟要长到多大,才会离开父母呢?
何时离巢,为什么离巢,不同鸟种有不一样答案
「离巢」算是鸟儿一生极重大的转变,生命循环周期里一个关键阶段。何时离巢,为什么离巢,不同鸟种有不一样的答案,原因何在,鸟学专家至今仍不完全明白。
多年来行走野地,我常看见不少鸣禽幼雏很小就离巢,翅膀尚嫩,飞起来还有些笨拙,因由各种原因,伤的伤死的死,折损率不低。我读过几篇西方文献,科学家经由实验发现小鸟倘若延迟离巢,那时年纪不仅较大,翅膀发育也比较健全,存活率相对提高不少。可是究竟什么因素,让不少鸟种的亲鸟急着催促孩子离巢,似乎不计代价?
其实,巢窠大半并不如想像那般「舒适」。试想一下,局促有限的空间里挤着好几只一天比一天大的小鸟,又是吃又是拉,异味冲天,一阵子下来寄生虫与细菌不生满才怪,这样的地方恐怕尽早离开为妙。
老实说,我观察过许多的鸟巢,有的小鸟时间到了迫不及待急着跳出巢外,也有尽管亲鸟苦口婆心威迫利诱依旧拖拖拉拉不情不愿的小鸟,不管哪一种,当时的情景都会让我禁不住会心一笑再笑。
野地小鸟的死亡率,各个鸟种明显不同。举个例,有些鸣禽如黑头山雀的小鸟离巢后的最初三周,折损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二,然而,草鹀与白斑黑鹀却高达百分之七十,大部分发生在刚刚离巢的那几天,大半原因都是遭到猎食者的攫食。
同样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分类群中,有人难免认为刚离巢小鸟动作不够灵活不易躲避猎食者的追杀,可能是极重要的原因,这些威胁甚至来自人类所饲养的或街头的流浪猫犬。
然而,同样都是时间到了才离巢,不同鸟种的折损率却有霄壤之别,其中难道有什么演化上的理由吗?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只需延迟几天,小鸟的折损就不至于这般惨烈,那为什么要赶着离巢呢?
小鸟离巢何以多半选择晨间?
猎食者的攫袭,可以说是巢内雏鸟与离巢小鸟最大的杀伤源,而最常发生的时间就在离巢前后的那几天。
一般而言,晚熟型小鸟大半都在太阳升起后六个小时之内离巢。为什么呢?难道,这是鸟儿躲避攫袭的经验性策略?还是为了增加幸存机会所演化出来的行为?
有科学实验者摄影纪录了十七种不同鸟种,二百零二个巢窠内小鸟的离巢境况,调查不同巢位以及巢窠遭袭击次数的多寡,如何影响小鸟离巢时间的决定点以及离巢速度的缓急。
研究结果显示巢窠遇袭的危险性愈高,小鸟当天离巢的时间点就愈早,过程也相对缩短;反之,安全性较高,就无需那么早也没那么急。有些学者则解释,早点离巢早点找到安身之处,天色一旦黯淡下来很可能就跟亲鸟失去了联络。
准备离巢的小鸟所面临的情境,其实比我们所想的更为复杂,为了最大化小鸟的存活率,离巢的时间点以及快慢的决定也许是关键,但也是两难的选择,留巢时间拖太久容易增加遇袭机会,太早离巢发育不够成熟,丧命机会相对提高。
真的,刚离巢的小鸟看起来莫不可掬可爱,然而仅仅为了「活下去」其实十分艰苦。
捡到落地的离巢小鸟怎么办?
老实说,看见有离巢小鸟落地确实是很大的诱惑,看那可爱模样,很多人禁不住都会想带回家当宠物养。请记住,牠们是野生动物,千万不可行。再怎么说,人类都比不上小鸟的父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
小鸟父母当时极可能就在附近等着你离开,倘若你认为小鸟所在的地方不够安全,譬如人行道上,就把牠移到旁边树丛里或树枝上,没有关系,这样可以减少给猫犬看见的机会。你也无需担心,小鸟被你摸过后就会被牠父母弃养,那是「迷思」,通常亲鸟听见了小鸟叫声,自会循声找到牠。
如果再不放心,也许你可以远远看着牠们,如果亲鸟迟迟未出现,不妨打电话给当地鸟会寻求建议或帮忙。最好不要随意出手干扰,除非你有十足的知识与把握。不要给牠水喝,也不要尝试喂食,也许你出自善意但可能适得其反。不要逗弄牠,也不要过度用手触摸。小鸟被人抓在手中,有的先是啾叫一阵,接着一动也不动,有的却是一直扭动,挣扎不停。
让亲鸟来照顾,小鸟存活的机会最大;让小鸟与父母团圆,最为上策。
小鸟离巢之后,「生活」才算真正开始
离巢后,很多人以为就是小鸟「独立」的开始,认为亲鸟责任已尽,开始进入「空巢」期。其实亲鸟才不过完成部分的工作,有些鸟种的小鸟离巢后散了开来,亲鸟的工作反而加重。
就在你读到这篇文章的八月,也许还有机会在野外遇见一些刚离巢的小鸟。
譬如常见的白头翁,繁殖季节是三月至八月,不必深入野地只要在都会公园里,你很可能就会看见一只大概才两周大的白头翁小鸟,从巢窠上跳下来落在草地上,也许几个小时之内,巢里其他小鸟也依样画葫芦,先后一个个「飘」落,然后赶紧找到旁边较低的枝桠,静静蹲着,把自己藏起来。
一如我们前面说的,每一种鸟留巢的时间并不一样长,例如那些经常在人家屋檐角落筑巢的家燕,比起白头翁就要多出四至九天的时间。
离巢小鸟不仅要尽快学会自己觅食,更要赶快让自己飞得更好更灵活,如果再不懂得保持警觉,快速辨识猎食者或避开人类,麻烦就更大了。
学习独立,最要紧的是先求「活下来」
若说小鸟离巢是生命循环周期无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却是一段非常「尴尬」的时期,仿佛人类的青少年阶段。
离巢小鸟所面临的是一生最危险的几个时段之一。这段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星期,最多两个星期,然而平均死亡率却高达百分之四十二,不幸的发生往往集中在初初离巢的那几天。
刚刚离巢的小鸟,莫看体形有的已经与亲鸟一般大小,却是身无一技之长,既无法靠自己本事觅食,飞行能力又如此笨拙,有的甚至飞不起来,遇到敌袭半点防卫能力都没有。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急着离巢呢?
因为,继续留在巢中危险更大。
禽鸟依赖飞行求生,巢中幼雏不能飞,唯一防卫方法就是「藏」起来。鸟巢通常隐蔽难见不易曝光,然而小鸟孵出后,亲鸟不断进出喂食,不要说人,有些比较「聪明」的鸟兽自然会默默观察,巢窠固定不移,时间久了难免泄漏踪迹,更何况巢窠本身以及巢中小鸟日久会慢慢发出刺鼻臭味,也是其他动物寻找鸟巢的指标之一。
鸟巢一旦曝光,一网打尽轻而易举,特别是巢口开放或筑在地面的巢,一整窝小鸟往往瞬间就成了他人盘中飧是常有的事。离开了巢窠,活下去的机会也许反而大些,不能说没有道理。只要能够移动,能够攀枝,小鸟就有机会变换藏身地点,同巢手足如果能够分散开来,避免大家聚在一起,即不致「将所有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刚离巢的小鸟,都有一项看似简单却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学会独立之前,要先设法保住小命。
然而,做为一只鸟只是「活着」还不够
所幸,能够存活下来的小鸟,很快地就能脱离这段尴尬无助的困境,只要能飞,生命就安全许多。再来另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独立自主生活。很多田野证据显示,「饥饿」是离巢小鸟第二高致命因素,譬如松雀鹰小鸟离巢后必须很快学会猎食,否则只有饿死一途,平均大概有三分之二无法活着看到下一个春天。
然而生命并非只是「活着」就好、就够了,离巢小鸟最后仍然必须成功地长成一只成熟的「成鸟」。尽管躲过无数垂涎的敌人,也练就了一套足以生存的觅食功夫,仍然必须学会唱自己族群的歌,知道如何辨别理想的繁殖地,除此之外还需要学习「社交」─这些,如果学不会、没学好,或许依然可以活下去,却无法在第二年成功地繁殖下一代。
能不能「繁殖」,却是整个族群面对「天择」能否续存的关键。
时间如此短促,要学的又这么多,小鸟必须设法赶紧修完必修学分,取得「毕业」证书。
让我说一只离巢小鸟的故事,给你听
那天我拎着相机,左顾右盼,走在一条循着山势弯转狭窄小径上,突然听见前方传来一阵阵鸟儿紧张的啾叫,原来有户人家屋后一棵树下蹲踞着一只黄猫,正昂颈抬头睁着眼睛盯着树上,一动不动。经验告诉我树上一定有令牠垂涎的小鸟躲着,发出啾叫的不是小鸟,是亲鸟。那只猫的左耳尖被削掉了一块,我以前看过牠,这附近十几只流浪猫都是一位老妈妈喂养的。
我们都知道猫儿的动作十分灵活,然而没有亲眼见过猫如何扑抓半空中翩翩飞舞的蝴蝶,就不知到底有多灵活。只见牠算准时间,凌空一跃,两只前足倏地一夹就将空中蝴蝶抓了下来,前后只是眨眼一瞬间。
那一刻我屏住呼吸,蹑手蹑脚,一步一停,慢慢往前靠近。
突然,黄猫纵身一跃冲上了树头,只见枝叶一阵乱抖,落地时嘴里已经多了一只小鸟,仔细看是只白头翁。我可以清楚听见一旁两只亲鸟高频的警告叫声,一声比一声惊慌。黄猫啣着显然已经断了气的小鸟,踩着无声的脚步,从容而得意地准备离开。谁知「半途杀出个程咬金」,不知哪里跑出来另一只白猫,没两下子就抢走了小鸟。
「煮熟了的鸭子飞了」,黄猫只好回到原地另一棵树下。牠想的一定跟我一样,有一只小鸟就很可能有第二只。这棵树同样没有很高但枝叶茂密许多、遮掩不少。我赶紧绕到屋子另一边较高的坡地,虽然离树较远但可以看见另一只小鸟藏身处,只是看不到猫。
我判断第二只小鸟原来应该与第一只栖藏在同棵树上,黄猫突然抓走了同伴吓得牠又惊又慌,想也不想立刻逃到旁边另一棵树枝头。现在,树下又回来的黄猫正在打牠的主意。
等了一会儿,一只亲鸟衔着虫子找到了惊魂未定的小鸟,几次尝试喂食皆无反应,就飞走了,我想小鸟是吓呆了。不久又飞来另一只,也许同一只也许是另一只,喂食依然失败,最后还是离去。小鸟待了一阵子,转身往枝叶更深处跳了进去,终于完全离开了我的视线。
我仔细巡视四周未见任何动静,一切静悄悄,也许小鸟就只这两只。突然枝叶又是一阵激烈摇晃。我想,黄猫又冲上树了。这回只见小鸟吱吱尖叫从树内冲了出来,好像房子着了火一般,惊慌失措,附近两只亲鸟听见声音立刻冲了过来。
小鸟惊慌骇怕的模样明显可见,一根枝桠跳过一根,似乎想要抓住什么以免落地,两只亲鸟也是一样惶恐,紧跟着小鸟后面不停在树枝间跳过来跳过去,尖叫不断,却是什么也不能做,场面一时十分混乱而紧张。最后,小鸟终于抓住了一根细枝,单脚倒悬,巧不巧就在我眼前上下摆荡,我只要往前探身,手一伸长几乎就可以摸到了牠。
我举着相机对着牠,观景窗中不禁为牠捏了好几把汗。
小鸟料不到我就在前面,又是一惊,立刻放掉紧抓的细枝,往我身后左侧另一栋农舍旁的山凹飞去,亲鸟见状先后赶紧追随。等我转身回首,三只大小鸟已不见身影,只留下空气中几声惊慌的余音,慢慢地扩散消逝。
(本文摘自 《讲义杂志8月号》)
《讲义杂志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