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A女孩王雯娟成手语翻译员 助更多家庭共学手语

CODA女孩王雯娟,参与市府开办的手语翻译员培训班,成为来自聋人家庭的听人手语翻译员。(新竹市政府提供/陈育贤新竹传真)

CODA女孩王雯娟(右),参与市府开办的手语翻译员培训班,成为来自聋人家庭的听人手语翻译员。(新竹市政府提供/陈育贤新竹传真)

新竹市政府长年委托中华民国聋人协会办理手语翻译服务,并成立服务窗口,迄今已培训听人手语翻译员31位及聋人手语翻译员3位,其中来自聋家庭的CODA女孩王雯娟,参与市府开办的手语翻译员培训班,成为来自聋人家庭的听人手语翻译员,帮助更多聋家庭的父母及孩子共同学习手语。

市府社会处表示,来自聋人家庭的听人手语翻译员,俗称CODA(Children of Deaf Adults,聋家庭的小孩),王雯娟就是这样的1位孩子。因缘际会下,雯娟得知市府开办手语翻译员培训班,便报名参加培训,成为来自聋人家庭的听人手语翻译员。

她在2017年开始担任手语服务方案行政窗口,全心全意投入聋家庭的手语翻译服务工作,同年就顺利考上手语翻译丙级技术士执照,转任手语翻译员。

雯娟平日在一般公司上班,运用闲暇之余,担任亲子手语班及聋听共融活动的助教,盼透过亲子手语班的课程,帮助更多聋家庭的父母及孩子共同学习手语,让亲子间的沟通不再是1座城墙。

王雯娟分享,因为爸妈听不到,有时候不自觉会把电视音量调高而吵到邻居,所以聋家庭的孩子为了避免邻居抗议,会把电视设定静音」、「聋爸妈的孩子,最常被别人误会他的小孩也是听不见的」,这是聋家庭常见的日常生活样貌。

王雯娟说,她小时候不懂事,不了解聋人父母亲的想法,在沟通上常常产生误会,亲子间易有冲突发生,也经常受到外界对于她来自聋家庭的异样眼光,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常感到迷惘、不知所措。

上大学后开始参加手语社团,透过接触手语,心态慢慢转变,愿意于公众场合打手语,也不再介意自己来自聋家庭,对父母的不理解也开始像拼拼图的方式,一块一块的慢慢拾起成长的记忆拼图,拼凑出与父母亲互动的点点滴滴。

社会处长黄佳婷表示,立法院在2018年三读通过行政院所提《国家语言发展法》将手语列入国家语言法,成为官方语言之一。111学年度起「手语」正式列入课纲,如同其他本土语,所有学生凡对手语有兴趣者,均可选修。

在环境认同与制度建立下,让每位生活在新竹的聋人及其子女能使用自己的母语「自然手语」,搭起彼此桥梁,拓展生活视野。

社会处指出,市府自2001年开始委托中华民国聋人协会办理手语翻译服务,并成立服务窗口,到现在已培训听人手语翻译员31位及聋人手语翻译员3位,服务过程中了解聋父母、听小孩或听父母、聋小孩的家庭沟通不易,因此提供关怀访视及亲子手语课程,并定期到宅关怀访视,也办理亲子讲座、手语儿童剧、课程及联谊活动等,让手语融入生活日常。

目前手语已成为国家官方语言之一,为聋人与听人的沟通桥梁,听障朋友如有需要服务,可以加入中华民国聋人协会新竹市手语资源服务的官方LINE好友或简讯联系,LINE ID:hccg0800365330、手机简讯:0921-420537来申请手语翻译服务。相关资讯也可联络社会处身心障碍福利科03-535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