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人观点来看香港和新加坡的居住正义

香港房子有「鸽子笼」之称。(图/记者陈俊宏摄)

文/陈亚屏台湾人的眼里大台北地区房价已经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殊不知香港的房价更高,今日香港的房价已经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港人想尽办法都只能住在「奈米」楼里。相对的,同为弹丸之地的新加坡,就不用这么苦命了,因为当地组屋公屋供应充足。而且公积金政策(类似台湾的退休金提拨)帮忙公民上车成为有壳一族,对已移民狮城的港人他们怎么看呢? 「 来到这里比想像中的更好」,「因为,这里的平地比较多(香港大部分是山区坡地), 所以一般住宅环境比较宽敞,住家附近绿化较多」 。这是港人郭先生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郭先生三年前移民新加坡定居,和朋友合租了一个700呎(19.4坪)的房子,月租才1万港元,在香港,1万元也未必能够租到一半大的房子。 这都是因为新加坡大部分的居民都住在组屋(公屋),所以私楼市场(private market)的市场占比没有香港那么大,房屋租金当然也相对便宜。申请成了新加坡永久居民的郭先生,最大的感受是两地福利政策有差别。新加坡公积金(简称CPF,即香港的MPF)由员工和雇主共同负担37%(员工自付20%、雇主负担17%), 但政府却把这37% 的基金存放在三个户口, 具有较大的机动性。 以单身者来说,存到一定的额度,就可以领出来做为购屋头期款装潢款,或用于缴交各项税款。第二个用途就是MEDICARE,因为不论去看私人或者是公家医院,只要帐户里面有钱,就可以领出来,支付自己的医疗开支。 事实上,在房屋政策上,新加坡政府也远较香港更具有前瞻性,自从2009年开始打房后,新加坡私楼房价只涨升了56%。反观香港,却翻了无数倍。从执行上来看,新加坡每年推出的组屋供应量大致可以符合需求,一年至少释出25000户以上,当然可以有效遏止房价大涨。而香港,政府推出的居屋一年只有4400户,从数字上即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也成了两地房屋政策成败的关键。 看看别人再比较一下我们自己的情形,跟新加坡相比,我们是比上不足,但是跟香港相比,我们似乎又算住的轻松,现在台湾的大多数建筑物都已经老旧不堪,或许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如何借助老屋改建来更新市容、改善民众的居住环境,并借由改建后增加的供给量来降低房价,而不是一昧盲目草率的打房,结果永远没有办法根本性的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 作者简介: 陈亚屏现任台湾商务平台创意总监、自由作家,现旅居香港,爱好建筑、室内设计美学,曾创建营造公司建设公司并担任负责人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