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逾9成是瘜肉演變 加工食品、脂肪肝、肥胖易致癌
午餐注重多元营养素均衡摄取,可食用鲑鱼时蔬五谷米餐盒,搭配水果。记者廖静清/摄影
肠道长息肉,千万不可轻忽,联安预防医学机构总院长郑乃源表示,有超过9成的大肠癌是从「瘜肉」经过5至10年演变而来,民众应重视预防医学,考量大肠癌发生率及年轻化现象,40岁就可考虑进行大肠镜检查,有助极早发现息肉或大肠内肿瘤。
郑乃源说,台湾大肠癌发生例逐年上升,根据卫福部最新癌症登记资料统计,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人罹患大肠癌。大肠癌已蝉联15年国人癌症之首,去年被肺癌挤下,依大肠癌筛检资料发现,好发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最多。
联安预防医学机构统计103年至112年来院内接受大肠内视镜受检者,总共89022笔的资料中,发现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瘜肉。十年前瘜肉检出率为59.07%、十年后来到75.78%,增加接近三成,且有息肉者当中,有近二成为易癌化的腺瘤型瘜肉。
民众最常询问:哪一种瘜肉比较可怕?郑乃源说,瘜肉可分为增生型、发炎型及腺瘤型,腺瘤型瘜肉易有癌变机会,研究显示,超过8成大肠癌与腺瘤型瘜肉相关。有些息肉的外型平坦扁平,看起来与周遭黏膜相似,比较难发现,被喻为年轻人大肠癌的隐形杀手。
郑乃源提到,「几岁要做大肠镜检查?」亦是民众的疑问,根据联安十年的资料统计,大肠癌有年轻化的趋势,院内有一个特别案例,8年级生也罹癌,虽然无肠癌家族史,平时饮食和生活习惯良好,无其它不适症状,仍检查出4公分的腺瘤型息肉,经确诊为大肠癌一期。
郑乃源建议,30岁后可进行第一次筛检,定期筛检大肠镜并及时切除腺瘤型瘜肉,可使五年内腺瘤型瘜肉再发生率降低6成,甚至肠癌期别发现期数也往前。去年,联安预防医学机构有超过万名受检者,肠癌患者皆在零期或一期被检出,显示大肠镜是筛检肠癌的最有效工具。
大肠癌是吃出来的,郑乃源强调,摄取过多加工肉类、蔬果吃不够、久坐不动、肥胖、抽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从患有腺瘤型瘜肉者的生活型态分析,发现30.3%有抽烟习惯、32.84%喜爱吃重口味料理、51.35%体重过重、64.59%经常饮酒、64.08%有脂肪肝。
在生活习惯及肠保健康方面,联安营养师徐景宜建议,从饮食习惯、规律运动、补充益生菌、定期健检着手,有利于肠癌防患于未然。
饮食习惯:每日摄取至少2000至3000cc的水、多吃原型食物、以白肉取代红肉;主食优先挑选含纤维量较高的全谷杂粮,另要避免超级加工食品。
规律运动:实践531原则,即每周5天、每天30分钟、心跳达110下以上有氧运动,帮助预防肥胖和降低大肠癌风险。
补充益生菌:益生菌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并提升肠道的免疫功能,透过日常补充益生菌,为肠道建立一道健康屏障。
定期健检:大肠癌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30岁起,安排完整的大肠镜检查,依检查结果安排每2至3年进行定期检测。
徐景宜另推荐「肠道止息示范三餐」,早餐选择蛋白质及全谷杂粮的组合,例如:鸡腿、排蔬菜全麦三明治、无糖豆浆。午餐注重多元营养素均衡摄取,可食用鲑鱼时蔬五谷米餐盒,搭配水果。晚餐则适量摄取全谷杂粮,例如:紫米饭或糙米饭1碗,搭配多样蔬菜与蛋白质。
联安预防医学机构总院长郑乃源(中)表示,有超过9成的大肠癌是从「息肉」经过5至10年演变而来,民众应及早筛检。联安预防医学机构总经理曾碧娟(右)、联安营养师徐景宜(左)。记者廖静清/摄影
早餐选择蛋白质及全榖杂粮的组合,搭配牛奶或无糖豆浆。记者廖静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