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放下防卫心态 为高素质点赞

行走在台湾,愈发感觉到大陆经济发展的迅猛趋势。然而,我们大陆虽然在经济方面顺利地赶超成功,但在「上层建筑」,即人民的综合素质方面,还是与台湾具有一定差距的。

温情无处不见

最先让我感触的是台湾人随处排队的习惯。一天中午,我十二点下课后去学生餐厅。那天用餐的人异常的多,除了本部的老师同学,还有一群斜跨着印有「台南女中」字样书包高中生。当我拿起钱包,准备冲锋陷阵去夹菜时,却发现在取餐具桌前,整整齐齐地排起了一条长龙大家静默地低头滑手机,或小声地聊天谈笑不争不抢,不疾不徐。

台湾人大排长龙早已是司空见惯。半年多前,台南因六级多的强震停水期间,住户们也是静静地排好队,有条不紊地领取政府供应的水源。拥挤、踩踏以至于口角、谩骂的情况,在这里几乎是绝迹的。以前在大陆,每次见到人山人海的架势,我就摩拳擦掌地做热身运动,在汹涌人潮的推挤下奋力冲锋。现场自然更是一片混乱不堪。两相对比之下,不由得自惭形秽。

别着急慢慢来

台湾人在日常交往中的综合素质,也是很令人钦佩。有一次,去电影院看《魔兽崛起》,除了饮料、爆米花,我还点了满满一托盘吃食。买好票坐电梯去播映厅时,在电梯口检票的工作人员,竟帮我把托盘里摇摇欲坠的点心摆放稳妥,亲切地说:「小姐,要小心喔。」

看到我还费力夹着一瓶橙汁,他又细心地问道:「需要再给您拿一张托盘吗?」「不用了,谢谢你。」我抬起头,受宠若惊地笑。还有一次,我大汗淋漓地从学校赶往一家首饰店买礼物。气喘吁吁地刚进去不久,服务员竟然端来一杯冰水,温和地说:「小姐,外面很热吧,喝一杯水降降温喔。」我又是一愣,而后十分感动,真诚地道谢。虽然,那天我并未在那家店买东西,但服务员一直很热情,临走时还微微鞠躬说:「欢迎下次光临。」

行笔至此,不禁想起在台南住所巷子口的那家面包店小巧整洁的店面货架上分类摆放着甜甜圈、曲奇饼、豆腐乳酪、棉花糖、热狗巧克力布朗尼等等。

每次去那里,都会看见一位扎着雪白围裙,胖胖的和蔼可亲阿妈结帐时,她会慈祥地提醒我,哪些东西保质期长,哪些东西则要回去立即食用,或记得放冰箱,事无巨细,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甚至出门坐一趟公车,也会收获意外的感动。起初,我不习惯台南公车又陡又窄的台阶,匆忙中差点摔个「狗啃泥」,十分尴尬。司机叔叔非但没埋怨我耽误了发车时间,还温柔地提醒:「小姐,不用着急,慢慢来喔。」然后,坐在第一排座位老阿公,还走上前搭了我一把。老阿公戴一副眼镜,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他笑眯眯地说了一句台语。虽然我听不懂,却感受到了他美好的善意。

谈笑之间看见差异

面对台湾人尤其是台南人的热情、细心、温柔、体贴、遵守公德等等特质,我也逐渐习惯、融入并乐在其中了。和当地的同学们熟悉了以后,大家一起出去玩,他们中的怡人便在嬉笑中向我吐槽:「玥,我之前去你们大陆旅游,真的被吓了一大跳呢。」「怎么啦?」我满腹疑惑。「去餐馆吃饭,那些服务员好可怕喔。脸上根本没有表情,冷冰冰的,多问了几句还很不耐烦的样子。吓得我匆匆吃完饭就走掉了。」

虽然这只是朋友间轻松的聊天,但听到这里,我的心情却很沉重。因为,「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些台湾同龄的伙伴,一语点醒梦中人——人与人、尤其是陌生人之间事不关己的冷漠,在我们大陆的确是十分常见、十分普遍的啊。

其实,台湾人的高素质,还体现在很多方面:过马路时常常车让人、出电梯时会有人一直按「开」键、捷运车厢里即使人员爆满「博爱座」还可能全是空的……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反观我们大陆,彼此的差距显而易见。

记得有一次登录Google看PTT,有一条帖子的标题尤其刺眼:《陆客来台减少,再也不用为游客素质发愁了》。该帖下面还有许多台湾网友的点赞加评论,看得我怒火中烧,爱国的火苗蹭蹭蹭地往上狂窜。不过,冷静下来后,回头仔细想想:人家那也是「话糙理不糙」嘛。明明是我们自己有短处,才给了一些偏激的台湾人恶意攻击的机会,不是吗?

放下防备省思自我

吴建民大使曾经说过:「当今世界,中国在不断崛起……作为大国国民,有三点至关重要:谦虚、淡定、理性。」虽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偏见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但是,面对各种质疑,我们要尝试着放下一味自卫的铠甲,不必率先忙着回击反呛,而要公正地审视他人的批评。

台湾人普遍较高的综合素质,的确值得我们大陆人欣赏、省思、学习,并不断地充实完善自身。也许,这才是大国国民应有的气度;也许,这才是一条正确的大国自强之路。

(董玥/国立台南大学交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