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为钱轻症报重症? 健保署两周内定申报原则

▲大医院为钱动手脚轻症重症健保署回应将订定一致编码原则,图为健保署副署长蔡淑铃。(图/ETNEWS资料照)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健保署4月中起推动分级医疗,要求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减少轻症病人比例,现在却传出可能有大医院为了营收动手脚,修改诊断码让轻症病人变重症。健保署今(12)日表示,第一季监测确实有医学中心申报数字和以往「不太一样」,但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医院「动手脚」,只能说每个医院在诊断申报上有「不一致」的地方。健保署决定在两周内召开专家会议,订出「正确编码原则」让医院遵守。

过去不少国人小病往大医院冲的习惯,分级医疗没有落实为人诟病,不过却有媒体报导指出,分级医疗新制上路后,有医学中心营收减少,为留住轻症病患,不少大医院竟私下要求医师修正诊断码或顺序。健保署长李伯璋还发亲笔信向区域级以上医院院长道德劝说,要求院方尊重医师专业,以免引发申报不实的争议

健保署副署长蔡淑铃回应,为了落实分级医疗,健保署其中一项策略就是投入60亿来提升重症支付标准,同时要求区域医院以上医院减少收治轻症病患达10%,引导医院减少轻症给付。

然而在结算今年第一季申报费用时发现初级照护数字和过往不同,有些医院初级照护明显减少。进一步了解时发现每个医院诊断申报认定并不一致,这也就无法认定是因为轻症病人真的减少?亦或者是外界揣测「为钱动手脚」的问题。健保署开会讨论后提出三点决议

第一、两周内找专家订定门诊诊断「正确编码原则」,让医院遵守。第二、第一季资料若有因原则认知造成的错误,健保署同意医院进行更正。 第三、继续观察第二季申报情况

健保诊断申报行之有年,为何此时才要订定共通原则?蔡淑铃解释,门诊诊断代码共分为5项,第1项为主诊断,后4项为次诊断,过往以常理判断看病主要原因应该放在主诊断,健保也是依照主诊断来给予给付点数。但现在申报诊断有提升重症支付,也与减少轻症病患等任务连结,必须要仔细分析轻症减少是否真能显示现实情况,才需要正确编码来厘清其中误差

健保署强调,等到共通原则上路之后,会再厘清第二季、第三季等申报表现,若真的有严重误差出现,健保署会调医院病历厘清是否有浮报虚报问题,按情结另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