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略新作移植掌机 剧情认定中国挑起中日战争

来自日本厂商Systemsoft知名系列游戏“大战略”的新作《大东亚兴亡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轴心国同盟国 全世界战》(下简称:轴心国对同盟国)移植掌机PSP和3DS。该作曾在去年11月22日先在PC平台发布,而最新的掌机版预计于2014年夏季发售。

本次移植掌机平台的作品是“大战略 大东亚兴亡史”的第三作。因为这一系列游戏触及很多二战历史问题,且根据玩家的攻略路线会衍生出与历史完全不同的结局,故本系列作品少为国内媒体所报道。譬如该系列制作官方始终认为是中国率先向训练中的日本侵略军开炮,从而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将中日全面战争导火索归罪到中国军队身上,这也是近年来日本右翼一贯主张论调,只将争论焦点放在是哪一方率先开炮,但对于日本侵略军为何会出现在中国大陆这一根本性问题避而不谈。

上为本作掌机版官网中“游戏背景资料页”的截图,其中对历史进行了歪曲:“1937年,于龙王庙附近演习的日本军队遭受来自中国军队的炮击,支那驻屯步兵第一连队随即迎战,史称卢沟桥事变”。

抛开部分“大战略”系列作品中对历史的歪曲不谈,这一系列游戏始于1985年,是经典的战略模拟(SLG)游戏。“大战略”系列分为若干个主题分支,比如“现代大战略”“完美大战略”“大战略 王者之师”和本次移植的“大战略 大东亚兴亡史”。游戏风格硬派,多以历史背景为题材,由军事行动军备开发两大部分组成。玩家需要在制定大战略方向的同时兼顾科技发展,无论是历史上在北非立下战功的坦克部队还是在大西洋给盟军带来重创的潜艇群狼,玩家都可以在游戏中将之重现,也正是对历史上军备的高度还原,这一系列游戏吸引了一大批喜欢军事和历史的玩家。

“轴心国对同盟国” 游戏内几大战场的背景设定: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之后,日本控制了满洲领土,并在当地建立了“满洲国”。因不服联合国下达的“从满洲撤兵”的决议而退出国联国际联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发中日两国陷入长期大规模战争,中华民国进入“全面抗战”期。美国给予国民政府军事援助,并在国际社会上对日本施加压力

1941年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议案,以10月为止,如过与美国交涉没有进展,即准备对美宣战。

当时的日本报纸上对满洲事件的报道,“支”为中国。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1月26日,美国发表了《赫尔备忘录》,要求日本退出中国、满洲以及法属印度支那,退出德意志联盟。12月8日,日本袭击珍珠港,美日正式开战。

珍珠港事件之后被美军打捞起的日本飞机,其在投弹后被击坠。

北非战场: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头领墨索里尼起兵,攻击与意属索马里接壤的埃塞俄比亚,宣布意大利退出国连,并与同期退出的法西斯德国为盟。

埃塞俄比亚游击部队“基甸”,队员们手上的枪则是从意大利人那里缴获的。

东部战线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两日后对英法宣战则成为二次世界开幕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同年9月17日,苏联进军波兰,波兰被苏德两国瓜分。

1941年6月22日,垂涎罗马尼亚石油资源的希特勒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组织300万德军,在北至芬兰南至黑海在广大战线上入侵苏联,史称巴巴罗萨行动。

巴巴罗萨行动初期,在苏联南部,一名德国步兵走向一具苏联士兵尸体和一辆燃烧的BT-7轻型坦克

西部战线:

1943年11月28日-21月1日期间,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出席了在伊朗举行的德黑兰会议。在苏联的催促下,大会决议于1944年5月1日以前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即诺曼底登陆。预备期间,联盟军展开了各项谍报活动,为掩盖盟军准备在诺曼底登陆的意图。而德军指挥官隆美尔预测到盟军肯定选择诺曼底进行登陆,便在诺曼底沿岸进行防御工事的修筑,埋下600万颗地雷抵御盟军。

1944年6月6日,以法国诺曼底为起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作战拉开序幕——

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冷淡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