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剑羚寒流中生宝宝 失温抢救成功后还给妈妈带
▲梅兰和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宝宝。(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以下皆同)
寒流过境的2月21日清晨,台北市立动物园的保育员巡场时发现,东非剑羚「梅兰」竟在12度左右的低温中产下羚羊宝宝,且小幼幼已经有失温的现象。将牠送到动物医疗中心急救,透过补充输液及喂食代乳,宝宝很快恢复体温与血糖,现在也顺利回到妈妈身边,亲子互动正常。
东非剑羚与查普曼斑马是室友,但是头上有长角的东非剑羚较为强势,为避免去年出生的3只斑马宝宝不慎受伤,因此保育员暂时让东非剑羚住在室内栏舍中。梅兰21日产下一只羚羊宝宝,由于当时寒流来袭,加上梅兰在群体中原本就比较弱势,可能在育幼时被其他羚羊干扰,因此当保育员早上巡场时,发现羚羊宝宝的体温不到20度,有失温的现象,保育员紧急将牠抱起来,送到动物医疗中心急救。
▲保育员抱着羚羊宝宝量体重。
兽医师出动保温灯加温,同时打输液补充营养,并尝试喂食代乳,但又担心羚羊宝宝一旦离开妈妈太久,妈妈可能会不理他,因此在傍晚让牠回妈妈身边。在急救羚羊宝宝的同时,保育员也着手准备育幼的空间,并让梅兰先到育婴房休息补充营养,并铺上干草保暖,等羚羊宝宝体温和血糖都恢复后,保育员尝试将牠送回到妈妈身边。但观察了20分钟,发现妈妈都没有理羚羊宝宝,又开始担心晚上温度过低,于是决定安排住院观察一晚。
第二天再度将羚羊宝宝送回给梅兰,终于看到牠有哺乳及清理羚羊宝宝的行为,亲子互动恢复正常,加上梅兰3年前也曾经有过育幼的经验,保育员终于松了一口气,把哺育的任务交还给牠,推估约4-5月就会让东非剑羚族群和大家见面,这个新生儿是雄性,目前体重约9公斤。
东非剑羚为灰棕底色,腹部白色,身上有明显的棕色或黑色斑纹,羚羊宝宝为棕色调;角长而笔直由眼后笔直长出。东非剑羚群居活动,通常一个稳定的群体会有一个主优势或次优势的性成熟雄性个体,但较资深的雌性则主导群体的迁徙。
▲还会一起看镜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