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宝宝/中医保健 养成宝宝好体质

文/曾咏蓁 采访咨询/刘桂兰中医诊所乐英医师 插画钟如娟 部分照片提供/乐英如医师・班尼顿广告风格写真

中医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医学,除了治病之外,也兼具养生概念。由身为中医师妈妈现身说法,分享她带养自己宝宝、为其他宝宝看诊的经验谈,中西医齐力,从小帮宝宝养成头好壮壮的健康体质

中西医齐力˙顾好宝宝健康

在刘桂兰中医诊所担任医师的乐英如,本身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她虽是个中医师,但并不拘泥要以中医的方式治疗宝宝的所有疾病,尤其是0~3岁的宝宝,因为治疗感冒的中药当中,许多有祛风功效的药吃起来苦苦的,而宝宝对中药的接受程度不一,有时他不愿意吃中药,吃了以后又吐出来,导致吃进去的药剂量不够,就会影响治疗效果。

而且这个年龄层的宝宝免疫力尚未齐备,有时病程进展会相当快速,因此当宝宝生病、发烧,又对中药的接受度很差时,她建议家长还是要把宝宝带到小儿科就诊,以免因延误导致病情加重。

宝宝生病时的照护原则

小孩生病时,她会采取以下方式照护:

宝宝轻微感冒未发烧

有时宝宝感冒只是流鼻涕、有点小咳嗽,此时爸妈就无需太紧张,可在家照护,但须注意帮宝宝补充水分。她会准备一个保温瓶,随时喂宝宝喝水,就算一次只喂个1~2汤匙,也可以滋润喉咙、促进代谢,帮助宝宝康复

宝宝若能擤鼻涕时,要鼓励他把鼻腔中的鼻涕擤出,不要让鼻涕一直积在鼻腔,容易引发反复感染。若宝宝鼻塞,会导致呼吸困难影响睡眠,这时候可按摩宝宝的迎香穴、合谷穴,帮助舒缓鼻塞症状

迎香穴

位于鼻翼的两边,按压有凹陷的地方。

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食指之间的虎口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左右手各一。

宝宝发烧

代表宝宝体内的病毒细菌一直在繁殖中,所以身体需要发热,借以提高体温来对抗病毒、细菌。此时要带宝宝去小儿科就诊确定病因,接受治疗。

在家照护时,要多让宝宝喝开水,一次喝个一、两口,让宝宝可以多小便、促进代谢。而发烧时可能会引起头部不适,若宝宝长到1岁以上,脊椎也长得比较硬了,可以让他坐着,轻推宝宝的风池穴,以纾解头痛不适的症状。

风池穴

位置:位于耳后头枕骨下,发际内的凹陷处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

帮宝宝按摩穴位注意事项

帮宝宝按摩穴位时力道不要太大,轻压即可;一次约按摩15~20下,一天可以视需要按摩3~5次。

宝宝咳嗽

乐英如医师表示,有些宝宝一生病就立刻进展到细支气管炎,不只会发烧,还会咳个不停!当宝宝咳嗽时,可以按摩他手上鱼际穴,纾解症状。

若宝宝平常呼吸时有喘鸣声,代表他气管里有未排出的「痰饮」,「痰饮」是病毒、细菌繁殖的温床,只要有病原侵入,宝宝又会生病!因此妈妈要常帮这类宝宝拍背,让痰饮排出,睡前或是饭后两小时都可以做。

鱼际穴

大拇指伸直,在手掌部位,位于大拇指根部横纹手腕横纹连线中点

拍背部

可让宝宝趴着或抱着宝宝,拍他的两侧肩胛骨附近,要由下往上,以空掌轻拍。

推背部穴位

若宝宝咳嗽、呼吸不顺,可用凡士林等润滑膏推宝宝背部的肺俞、风门大椎穴,可缩短病程,平常时候多帮宝宝推这些穴位,可以预防气管炎。

肺俞

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距脊椎约为食指与中指并拢的宽度,左右各一。

风门

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距脊椎约为食指与中指并拢的宽度,左右各一。

大椎

头往前倾时,在颈、背交界处有一凸出最高点为第七颈椎,大椎位于此处下方的凹陷处。

原文刊载于2013年11月号《妈妈宝宝杂志》。※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