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宝宝/婴幼儿手语.培养妈妈宝宝好默契

文/洪郁钧 采访咨询台湾婴幼儿手语教育协会理事长黄小珊(小3老师) 摄影化妆发型班尼顿广告风格写真 演出/漂亮妈咪连芳仪&可爱宝宝陈以婕何谓婴幼儿手语透过简化台湾自然手语的方式,教宝宝以简单并容易做出的的手势来表达,即为宝宝手语,台湾婴幼儿手语教育协会黄小珊老师(小3老师)表示,宝宝从一出生,爸爸妈妈就可以开始用手语与宝宝互动,让他对于手势的表达可以提前熟悉与记忆,依小3老师于课堂中的观察,宝宝若从6个月大开始学习婴幼儿手语,约2~3个月会逐渐有所回馈,而若宝宝11个月后才接触婴幼儿手语,则有机会立即理解并应用所学习到的手语与爸妈互动。帮助口语发展小3老师指出,帮助宝宝语言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予他大量而丰富的语言经验教导宝宝使用手语的父母,因为有更多机会可以跟宝宝互动,并且相信宝宝会表达需求,无形中更愿意花时间倾听与关注宝宝,也更容易对宝宝说更多的话来引导他们表达,进而给予宝宝充分的语言学习经验,此外,手语加上母语的学习,类似双语效应,可让宝宝对于语汇概念更清晰,研究也发现,双语环境的宝宝,未来在思考与解决问题时会更有弹性、语言与智力发展也都优于只使用单一语言的宝宝。对宝宝的好处社会发展小3老师举例,当宝宝想去公园,以哭泣表达需求,若妈妈不懂也猜测不出来时,宝宝可能因为需求不被理解而感到遭受挫折,反之,若宝宝打出「溜滑梯」的手语,妈妈会立即知道孩子想去公园,且妈妈的理解与回应,会让宝宝觉得被倾听,从而避免父母的无助猜测与宝宝的挫折经验。因此,当宝宝的表达容易被父母理解,爸爸妈妈的及时回应能让宝宝获得更多的正向关注,不但有助亲子沟通,更能强化宝宝的安全感、建立安全依附关系,同时让宝宝更愿意表达且更有自信,父母也更容易引导宝宝学习正确的人际互动。身体与动作发展宝宝的动作发展,刚开始是从笼统地使用五根手指,再慢慢分化成五根手指灵活运用,一般宝宝的精细动作经验,会较局限大姆指食指(例如捏起小饼干),手语的动作让宝宝有机会注意发现五根手指的变化运用并尝试做出动作,当宝宝为了表达需求,更频繁地使用手部精细动作,并培养手眼协调能力时,即有助于大脑进行感觉的统合。语言发展手语的学习能够帮助宝宝以多元的方式沟通,并增进口语字汇的快速发展,例如:当宝宝看到小狗,学习到「狗狗」的手语时,由于大脑过于类化的原因,他下次看到猫咪(同样也是四只脚踩在地上的动物)也会打出「狗狗」的手语,这时,妈妈就有机会借此教导宝宝新的单字「猫咪」(同时打出「猫咪」的手语),因此,相较于还不会说话也不会手语的宝宝,不但增加了更多的机会认识字汇,同时也容易对绘本中的插画有共鸣并打出手势,而增加宝宝对阅读的兴趣情绪稳定若宝宝的需求能够每次都被理解,哭泣的表达方式与负面情绪就会大量减少,此外,宝宝也会借由表达情绪来自我调节,小3老师表示,例如:通常宝宝感到害怕时,可能会有退怯反应或直接大哭,失去与新事物进一步接触沟通的机会,而懂得手语表达的宝宝,便会透过拍拍自己胸口来表达情绪让妈妈知道,并寻求安慰,或当宝宝急着想吃东西时,透过表示「等一等」的表达,经过大脑发出指令打出手语动作的当下,等于进行了自我调节,就容易会因此冷静下来。认知能力通常当宝宝的口语能力开始发展、亲子间可以彼此沟通后,孩子的学习会有相当程度的大跃进,因此,还不会说话的宝宝若学会以手语表达沟通,在认知上,对周遭事物与生活常识概念学习也会提前发展,且打手语时,因为需专注于视觉与手部动作,对宝宝专注力的提升,也有相当助益。对照顾者的好处教导宝宝学会手语的表达,不但能减少因为不懂孩子需求而造成的育儿挫折,还能建立育儿的信心,当母婴默契一旦建立,亲子关系不但更稳固、带养孩子也更轻松,小3老师分享,当她女儿学会宝宝手语,不再选择以哭泣方式表达需求时,她即使独力带着孩子出门,都能感到从容自在,也能享受与孩子间互动的乐趣与成就感。※原文刊载于2015年01月号《妈妈宝宝杂志》。※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