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心仪》噤声‧诡异‧台湾
彰化县卫生局长叶彦伯防疫超前布署,彰化县进行精准筛检已经4个月。(吴敏菁摄)
近年来,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安全常被引用为镇压个人和团体表意自由的正当理由,各国以反制为名而通过的各种限制性立法,对表意自由和其他基本人权已产生严重冲击。今年疫情,台湾政府就明显利用《社会秩序维护法》让社会噤声。
4月被刑事局约谈过的年轻朋友说:「听说3月以前违反《社维法》被举报的关键字是『作票』。3月以后的关键字是『普筛』。」他只不过是在陈时中诉苦「普筛有困难」的新闻下面留了两句话:「恐怕不是难,是下了死命令吧。」居然被截图举报,举报的还是疾管署。他说:「疾管署举报说出真相的民众,不就是要大家闭嘴?台湾还有言论自由吗?」
6月疫情渐缓,社会关注转移到振兴三倍券。相对于美、日、香港,台湾发放金额最少,领取手续最繁杂,更令人诟病的是耗费了近10亿的印制及行政成本。但领到三倍券的民众,却发现上面的浮水印难以辨识,品质参差不齐,这不是太容易伪造了吗?果然,议员开记者会反映有假的三倍券,却被刑事局依违反《社维法》「散布谣言」移送法院裁罚。但是25天后,云林检警宣布破获伪造三倍券的集团。这次《社维法》对付的是吹哨者。
传染病防治最高准则就是尽量捞出感染者、再匡列接触者遂行保护,便能有效降低新发病例。所以公卫界对陈时中「不普筛」政策很有意见。近来台湾人离台确诊的案例不少,台湾社区绝对有无症状感染者,彰化卫生局叶彦伯局长主动对高危险群进行筛检,抓出无症状感染者,绝对是大功一件,没想到反被交政风调查!所谓「输了事实,就提程序」,证据确凿,用不上《社维法》,就用政风让公务员噤声。
于是,当重要议题浮现时,媒体、网军配合政府带风向,个人言论又被某种程度监控,台湾社会就呈现一种诡异的现象:看似众声喧哗,讨论的都是八卦;台海风云起,学者却淡定地分析美中军力对比,彷如局外人。外人看台湾已置身「完美风暴」核心,台湾人则「马照跑、舞照跳」岁月静好。这应该就是台湾政府「选择性噤声」的目的。
但是,民主的核心价值就是从众声喧哗中整合出共识,迈向未来。但在层层框限中被噤声的台湾,如何形成共识?疫情逐步严峻,台海风云告急,当岁月静好的幻相被打破的那一刻,我们将面对什么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