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府院冲撞磨合 赖清德宜谨守分际
文/郭茂辰
过去的一个月,对蔡英文来说并不轻松。早前赖清德的一席「我是主张台独的政治工作者」之「独」白,让蔡英文不得不在10月1日亲上火线,接受中央社采访时紧急「消独」,并提醒赖清德应谨守分际。在之后的「双十」讲话中,蔡英文对「两岸互动新模式」的期待,也被对岸视为老调重弹。
近日传出,有南太平洋6个友邦欲投向中国大陆,再之后,面对中共十九大报告涉台部分,赖清德又逾越府院分际,作出与她不一致的回应。内忧外困下,从赖清德接任阁揆开始,府院就没有了所谓的蜜月期,一个欲平稳过渡、维持现状,一个跃跃欲试、想脱颖而出,两人的结合从开始就不是「大总统、小阁揆」的格局,其间竞合关系十分微妙。
早在1997年李登辉总统任内,台湾进行第四次修宪,师法法国第五共和的「双首长制」,正式走向「双首长制」或「半总统制」。从宪政运作来看,半总统制是总统任命行政院长,行政院长对国会负责,必须要获得双重信任,第一重信任来自总统,第二重信任则来自于立法院。非民进党籍的林全可以获得蔡英文信任,但不能获得派系林立的民进党信任,造成「英全体制」难以施展。
现在由赖清德组阁,究竟获得蔡英文多少信任,还是蔡迫于现实出于无奈,或许当事人才冷暖自知。但是,蔡英文若想施政顺利,势必要赢得党内和立法院最具实力的新潮流系支持。新潮流是目前民进党内最具实力和组织力的派系,2014年的县市长选举,新系成功抢夺了台中、高雄在内的6个县市,而在蔡英文执政后的首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中,新系也成为最大赢家。
从行政资源上来说,无论是行政机构、县市长、地方民代还是国营事业,新系都拥有最多的要职,党内英派、谢系等都难以望其项背。赖清德作为民进党内新系重点培养的政治新星,因为良好的形象与施政满意度,在党内的政治行情一路看涨。在此背景下,选择赖清德担任行政院长,不管蔡英文愿不愿意,已是必然。因为若无新系支持,蔡英文未来施政恐将不稳。但有了新系明星赖清德的入阁,蔡英文就能安稳施政了吗?怕也未必。
回顾历史不难窥见,马英九在总统任内,行政菁英团队依赖学者和学者型技术官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政治性格自视清高,对外部挑战者无法倾听、理解,对不同意见常常嗤之以鼻,造成马政府与基层民意的距离越来越远,但他们服膺马英九的绝对领导,不会对其构成权力的挑战。
陈水扁掌握大位期间,作为民进党内最大头家,阿扁在加强个人权威的同时,对派系的打击与压制极其强硬,以至于即便号称「战斗力最强」的新系,也不得不宣告解散、转入地下。因为这个原因,阿扁任内的行政院长均是各不同派系的大老,但阿扁还是能靠自己的手段和权力,驾驭住这帮实力雄厚的「天王」们。
反观蔡英文,2008年接任民进党主席,便是党内山头林立、「派系共治」的结果。在两任党主席期间,蔡英文对待派系整合,采取默认共治、渐进切割、分而治之的方法,试图在各派系的「恐怖平衡」下,寻找自己的安全着力点。相较于草根型的民进党政治人物一路打拚的轨迹,她在党内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因此,难免存在认同挑战。这也是赖清德出掌行政院后,蔡英文似乎越来越驾驭不住他的主因。
另一个让蔡英文陷入尴尬的原因,是依据府院分际,身为总统的蔡英文在两岸、外交和国防具有权限,行政院长则侧重内政和经济。由于两岸关系陷入僵局,蔡英文在两岸关系非但难有作为,而且还可能减分;至于国防和外交,受限于台湾面临的内外形势,同样难有作为,且外交局势更有可能继续恶化。在此情况下,蔡英文能做的只剩下内政和经济,然而,面对能力突出、擅长内政和经济的赖清德,令她难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实力派人物 挑战「宪政分际」
而对于两岸关系,赖清德过往的挺「独」立场与蔡英文「维持现状」的步调并不一致。之前赖清德首度到立法院进行施政报告,面对国民党立委对其两岸立场的质询,相较前任林全对统独议题的躲闪,他毫不讳言,「我是主张台独的政治工作者,不论担任哪一个职务,都不会改变。」面对国民党立委蒋万安引用独派大老辜宽敏称两岸是「兄弟之邦」的提问,赖清德回应表示「我们是主权独立国家,叫中华民国,两岸并不互相隶属,这就是目前真正的关系」。
然而,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再漂亮的口号,终要面对现实的检验。在不久前结束的民进党全代会上,身兼党主席的蔡英文闭幕讲话,特别提醒道「中国的崛起,是现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必须谨慎面对的趋势。情绪式的仇恨,或者一味地讨好,都无法诚实正视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她强调,坚持在台湾主体意识与主权原则下,寻找和对岸互动的新模式,是这一代民进党人的重要使命。
无论赖清德抱持激进或温和的两岸立场,依宪政分际,两岸政策的制定始终是总统的职权范围,行政院长负责两岸相关「法令」的执行,贯彻总统的政策意志。在实际执行层面,行政院相对的自主空间毕竟有限。
针对赖清德发言所引起的争议,蔡英文接受中央社专访时曾表示,她后来和赖清德有简短讨论过这个问题,总统不可能去规定行政院长要讲什么,但是相信赖清德知道分际和整体政策走向。这形同蔡英文批评了赖清德的发言。
所以,当蔡英文在去年「5 ·20」宣誓,将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那么,依现行体制,身为行政院长的赖清德能做的必然只是「蔡规赖随」。
细心人士不难窥见,当赖清德于10月3日二度到立院备询,态度已放缓,并且他表示,「国内政党对彼此的了解也不够,大家都认定民进党1991年的台独党纲,主张台湾共和国,但没注意到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提到,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名字叫中华民国,未来前途由2,300万人决定。」面对国民党立委卢秀燕追问,民进党执政是否宣布台独?赖清德答,陈水扁政府就没宣布(台独),蔡政府也不会宣布,民进党在1996年就确定。
「相爱相杀」的权力竞合
倘若以宪政分际作为未来两岸关系甚至是「蔡赖体制」的终南捷径,也未免太过乐观。赖清德虽在备询时态度已放缓,仍不时挑战宪政分际。针对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重申「六个任何」的发言,赖清德表示,捍卫台湾主权、维护国人自由民主人权、发展经济壮大台湾、深化两岸和平发展、维护国人对未来选择权,及捍卫区域和平安全,这六个决心都不会改变。相较蔡英文重申「四不」,赖的六个决心,虽然不违法,但已超越分际,不符政治伦理。
也许有人会说,两岸关系是总统的权责,赖清德说了不算。然而,被外界视为有望问鼎2020年总统大位,且身为全台最高行政首长的赖清德来说,其言行动见观瞻,自然具有指标意义。
其实,若稍微通晓国际事务概念,便了解近两月来蔡英文面临不小的压力。两岸关系不断恶化,如何弥合裂痕,创造「两岸互动新模式」?面对企业家出走美国,地缘政治动荡的时刻,又恰逢中共十九大报告隐晦提及统一路线图,以及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将在11月展开任内首次亚洲行。如此诡谲复杂的政治敏感期,赖清德祭出「台湾独立」,好似插在蔡英文背后的致命一刀。急于亮出底牌的赖清德自是不愿意甘居人后,坐拥深绿铁票,在党内确立共主地位,或许是他心底的真实盘算。
毋庸讳言,赖清德「台湾独立」的言论,会触怒北京和华盛顿,这属于外部危机;赖清德不提「维持现状」,触怒蔡英文,则是内部危机。对蔡赖二人来说,位置决定脑袋,依台湾现行体制,总统有权无责,人民直选、手握权力。而行政院长由总统任命,缺乏民意基础,施政内容在实践总统的意旨。赖清德被委以阁揆,虽躲过2018年县市长选举一役,但是也可能成为蔡英文政绩不彰的政治炮灰。
既然权责所限,难以施展,为避免沦为「路人甲」,赖清德势必要在其他方面与蔡英文形成某种适度切割并维持话语权,特别在深绿已对蔡英文的「维持现状」多有指责之时,积极谋求党内的共主地位,有新系的强力支持,加以派系之能与人才之众,纵使阁揆之位不保,欲更上一层,何患「大事不成」?
可以预见,当赖清德凭借新系力挺及独派寄望2020年有望取而代之,势必进一步限缩蔡英文在绿营支持者中的选票空间。而在蔡英文两岸政策固化,经济低迷、多项改革招致民意反弹的背景下,如不能进一步求取更多中间选民的认同,2020年总统连任之路恐添难度。
至此,虽然蔡赖二人台面上看似一团和气,但面对未来的两岸关系及2018年县市长选举尚存诸多变数,各有盘算的二人想必已经在鸭子划水、动作不断。当其中一人欲开拓中间、修补两岸关系,而另一人只欲巩固党内、静观其变,这种原生的矛盾势必让「蔡赖体制」产生裂痕,民进党内新一轮的两个太阳之争业已拉开序幕。
要注意的是,无论未来蔡赖二人的关系是水乳交融还是貌合神离,台湾内部泛起的任何涟漪,相对于两岸关系与诡谲复杂的东北亚政局来说,最多只是茶壶里的风暴。但对于2,300万人民的福祉来说,面对两岸综合实力的此消彼长,确保台海永续和平,应是政治人物不分蓝绿的共同努力目标。
所以说,赖清德未来纵然可以选择滑向深绿,以坐拥党内基本盘的支持,取得2020年与蔡英文一决胜负的政治资本。然而坐视两岸关系继续恶化,由此带来的政治后座力,恐非蔡或赖个人所能担当。何去何从?还在二人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