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遮不登记不计价 建商呛:房价至少涨一成
新成屋雨遮屋檐不登记不计价2018年起上路,对此,有建商就跳出来直言,政府实施雨遮不登记的目的不明确,若是要打房或是让年轻人更容易买得起房子,「根本毫无帮助」,最后只会反映回房价上,至少会涨一成。
亚昕开发董事长姚连地说,「政府做雨遮不登记目的是什么?是打房?还是为了让年轻人更容易买得起房子?如果要打房我觉得方法很多,不一定要用这个,因为毫无帮助、毫无意义,得不到社会良性循环,只有扰民而已。」
姚连地解释,不动产登记法各国不同,像马来西亚是实坪制,玄关门以内计算面积公设全不计算,但并不是说公设不登记不卖钱,成本就不用计算在售价,成本还是会加进去,最后反映在售价,「应得的利润还是要得到。」
爱山林建设总经理张境在也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市场上雨遮登记面积大概5~10%,将来若不能登记,会直接反映到售价,「现在有业者雨遮已经不计算在权状上,但卖的价格比一般市场高出一成甚至两三成。」
张境在指出,现在大家谈房地产好像都针对建商,但建商在市场上交易的量大概只有三成,其余七成是房仲或是屋主自行买卖,他反问:「如果你房子买100坪,卖的时候只剩70坪,你要怎么卖?要卖什么价格?」
张境在说,会用原来的单价卖出去吗?不可能,一定用原来的单价反算上去,如此一来房价至少都会涨个一成,这又会这会造成社会恐慌,或是让政府产生房价又高涨的疑虑。
对此,姚连地建议,政府应该是要求所有开发商公平、公开、透明,把主建物、附属建物、雨遮、阳台、车位几坪、各卖多少钱都表列出来,让消费者不要受骗,其他应该是尊重市场机制,让市场决定。
▼爱山林建设总经理张境在。(图/记者周宸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