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美中关系需水磨功夫
旺报社评
扫描QR code参与线上讨论
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开始任命重要人事,准备接管政府,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向拜登发出贺电,过去4年急速失控的美中关系,可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国学者专家纷纷提出改善双边关系的建议与蓝图,希望避免走上修昔底德陷阱。但美中关系千丝万缕,美国内部问题丛生,改善中美关系知易行难。
经过川普政府4年折腾,改善美中关系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然而,双方在意识形态、政府体制、全球战略格局、贸易摩擦、高科技竞赛、防止核扩散、区域冲突、台海安全、网路安全、太空军事等领域的摩擦,绝非立意良善的建言,短期内所能匡正的。
如果说战略武器是美国的强项,公共卫生就是美国的弱项。这次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美国确诊人数居全球之冠,高达1313.7万,死亡人数也超过20万。拜登在大选期间即以川普总统低估疫情严重失职为选战主要诉求,承诺他若当选会带领美国人民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相信拜登就职后会以此为最优先任务,调整美中关系次之。
但中国抢先出手,习近平在成功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后,打铁趁热要求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外交部长王毅则率团访问东京与首尔加速推动「中日韩自贸区」,有意扩大在自由贸易与全球化方面的优势。
在此同时,中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莹在《纽约时报》撰文,呼吁美国与中国应该在多边主义的架构下进行合作,作为大陆最有权力的女性之一,她对拜登新政府既提出推动中美合作的诱因,也提出了双方不合作的潜在风险,简言之,就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在文章中,她也只能建议两国在战略、气候变迁、公共卫生、数位安全等领域先行合作,强调「中美两国若能与其他国家携手合作、同心协力因应这些挑战,多边主义将能继续为人类进步带来希望。」
傅莹这篇文章相当程度反映北京官方的立场。更重要的是,该文章的建议正是拜登政府最为关切的几项议题。拜登已再三强调他的施政将以提振美国经济与防疫为主轴,傅莹的建议可说是投其所好。
所谓数位安全就是网路安全,早在欧巴马总统任内,美中两国就曾在双方「战略与经济对话」(Strategic&Economic Dialogue, S&ED)之下设立「网路安全小组」进行沟通,但因互信不足,「网路安全小组」的沟通难以为继。
傅莹旧事重提,一方面是提醒美国恢复「战略与经济对话」,一方面是建议重启「网路安全小组」的对话。如果拜登同意恢复「战略与经济对话」,美国不免会要求大陆加入限武谈判。长期以来,北京皆以大陆核武与飞弹远远落后美、俄两国而拒绝加入限武谈判,稍早,中国军控单位曾表示,除非美、俄两国能将核武与飞弹减少到与大陆相当的水平,中国才愿意参加限武谈判,仍有但书,美苏两国均未回应。傅莹建议美中两国在战略与经贸领域建立对话机制,不啻表明大陆愿意在限武问题上与美国谈判。
除了限武谈判之外,美国若愿恢复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也可在防止核扩散、东海、南海等区域冲突、台海安全、太空军事竞赛等议题进行对话,但因这些议题很多都是长期难解的问题,双方都不应抱持在短期内加以解决的心态,而只能期望透过对话让这些问题不致恶化或在可控范围内。易言之,透过「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也许能够做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避免摩擦升级、扩大。
至于气候变迁、公共卫生、数位安全等领域,民主党与大陆应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即使如此,美中两国都必须先建立互信,设立双方都能接受的议程与进程,定期评估与验收成果,不可躁进,就算一时三刻之间无法达到预定目标,也可透过暂时搁置、更换谈判议题或重新设定议程与进程的谈判技巧加以解决。
七年之病很难用三年之艾加以根治,但美中合作因应全球共同的挑战,有其急迫性,当今之计只能用水磨功夫,一点一滴去做,并从不断试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徐图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