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中美新冷战的第一场博弈

报社

美国日本印度、澳洲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聚焦「疫苗外交」,透露新冠疫苗不仅攸关防疫成败,在美中对抗格局下,更成为地缘政治战略物资,美、中两强企图藉疫苗供应提高国家影响力国际地位。大陆表现积极,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法勒示警中国的「疫苗外交」攻势造成美国影响力的败退,美国总统拜登对此严肃面对。

中国扮演国际公共财提供者

Quad在会后的《共同声明》中表示,美国将资助印度药厂Biological E. Ltd,在2022年底前生产最少10亿剂疫苗。日本亦将通过国际合作机构(JICA)向印度提供日圆贷款协助疫苗制造达标,使印度成为足以抗衡中国的「疫苗强国」。Quad的声明意味着,美国、英国及德国等西方大国家无力比照中国,大举向他国捐赠疫苗,转而操作印度疫苗与中国疫苗分庭抗礼,以维系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及分配不仅是公卫或医学的专业知识,更是代表美、中在维系或争取权力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落入知识与权力的国际政治话语解构

中、印皆声称,向他国捐赠疫苗或推动有关疫苗国际合作别无政治考量,大陆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回应美、日等国质疑中国利用新冠疫情大搞「疫苗外交」时表示,「无论是中国疫苗,还是外国疫苗,只要安全可靠,就是好疫苗」,疫苗应是全球公共产品,当造福全人类。在新冠防疫中,中国转身扮演国际公共财的提供者,牵动后疫情时代全球化路径与规则的形成。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对69个具防疫急迫性的开发中国家无偿提供疫苗援助,并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其中包括欧盟(EU)成员国匈牙利。此外,中国亦授权新冠疫情严峻的义大利生产中国疫苗。欧盟对27个成员国无法公平分配疫苗,接种进度迟缓,引起成员国不满,其他欧盟国家有可能转而接受中国疫苗,以解防疫燃眉之急,新冠疫苗提供了中国对欧外交的绝佳机会。

新冠疫苗接种后,中国并将与这些国家相互承认「国际旅行健康证明」(疫苗护照),率先重开国境,透过人员往来,扩大经济及政治势力范围,并取得影响力,创造有利于「一带一路」开展的国际环境。

台、日无视危机 温存现实

世界卫生组织(WHO)秘书长谭德塞认为,49个富裕国家已注射超过3900万剂疫苗,但非洲有贫穷国家至今仅获得25剂疫苗,形容此种不平等的分配政策令全球面临「灾难性的道德失败」。美国为确保民众优先施打,至今限制疫苗出口,致使数千万剂未获美国食药署(FDA)核准的AZ疫苗囤货于美国仓库内无法转供他国。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国更是抢购量居冠,超过人口所需的剂量

美国杜克大学推估,至2023甚或2024年以前,恐怕皆难有足以覆盖全球人口的疫苗数量,何况尚有供不应求的疫苗遭富国拦截的分配失灵问题,及美、中在「疫苗外交」上的针锋相对。新冠疫情激化美、中竞争,而激烈竞争的中美关系平添防疫上各国力拚群体免疫的困难。

回顾冷战时期WHO设立「根除天花项目」(SEP)的历史,由美国提供大部分经费,苏联承担疫苗供应,最终天花于1977年得到控制,实现「零天花」(smallpox zero)的目标。反观当前美、中对抗无限上纲,「疫苗外交」如火如荼,美、中正将全球带向比「冷战」更危险的国际政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示警,美、中冲突较5年前更有可能发生。美、中是否有足够的经验与智慧持续的「斗而不破」,一直「冷战」下去,而不冲突?此问题越来越具挑战性

美国总统拜登称无意使美中对抗升高为「冷战」,但将中美关系描述为「新冷战」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似乎司空见惯。美中「疫苗外交」角力见证「新冷战」远较美苏「冷战」更具「零合」竞争下的冲突性

「太平洋第一岛链」曾是美国领导资本主义国家抵御以苏联为首之共党圈国家扩张的固若金汤防线,为身处岛链的台湾与日本带来繁荣与和平,但位于美中「激烈竞争」震央的日本与台湾恐怕难以「冷战」的历史经验温存于现实,而不自知危机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