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放弃台独幻想重塑台湾新共识

旺报社评

立法院新会期即将开议,修宪是本会期重要焦点。独派提出的「删除国家统一」案、「剔除西藏、蒙古为我国固有疆域」案、将台湾正式纳入宪法的「迈向国家正常化」案,其中第一案已由提案人蔡易余委员主动撤回;后两案则因国民党提议退回程序委员会而暂时搁置。

以立法院目前各政党席次推论,任何修宪案未经民、国两党协商取得共识,都不可能通过,但民进党法理台独提案的表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凶险的两岸关系下,非常重要。上月23日台独大老辜宽敏推动成立「台湾新宪联合阵线」并面见蔡英文总统力陈推动新宪的决心,希望获得总统支持。立法院长游锡堃及其所属的「正国会」也积极推动修宪,希望完成国家正常化目标。

但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态度保守,强调立法院本会期民进党不会走极端主张,不会推动涉及敏感议题修宪案。可见民进党体察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压力,深知不宜推动法理台独,决定煞车。此一决定或有益于暂时舒缓两岸的紧张,但仍不足以稳定台海和平与安全。

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进党参与总统大选时提出「台湾共识」,企图取代马英九主张的「九二共识」作为其两岸政策政见。但蔡英文所谓的「台湾共识」只是偷渡民进党的政策,并未整合台、澎、金、马人民各方意见,形塑全民共识;更未能与大陆形成界定两岸关系、维持两岸交流互动的共识。

中华文化是两岸的连结

这个台湾共识缺乏具体内涵,只强调民主程序,所谓的共识就成为选票决定论,更是一种空白授权。只要赢得选举,民进党的政策就是台湾共识。而这种空白授权,也就成为2016年以来,蔡英文政府的两岸政策,一意孤行地持续中国化的教育文化政策、亲美反中的外交政策以及营造仇中的社会舆论与氛围。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为他们赢得2020年总统的连任,也为美国川普政府所利用,但却让台湾人民面临战争的风险以及付出重大的代价。台湾社会并没有因为「台湾共识」而更加团结,反而更为撕裂暴戾;台湾的国际处境也并没有获得真正实质上的改善,反而孤立无援,饱受羞辱;更不用说两岸关系,不仅停滞不前,更是失去大陆民心,险些兵戎相见。

法理台独是台独逻辑推理的必然结论,无论如何借壳,对于台独而言,只要中华民国国号存在一天,中华民国继承的中华民族法统必然就是套在台湾头上的紧箍咒,必除之而后快,才能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但正如柯建铭所见,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两岸局势下,持续推动法理台独只会给台湾带来极大的危险。而多年累积的台独动能,这一紧急煞车,必然会遭到独派力量的反噬,并乘机瓜分政治资源以为2022年的地方选举所用。蔡英文政府要摆脱独派束缚,走出执政困局,唯一出路就是真正充实「台湾共识」,赋予新意

才刚过完春节,家家户户依循家族传统及各地习俗庆贺新春亲友团聚,互祝恭喜。许多人去宫庙求签祈福,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许多人去向关圣帝君祈求事业顺利,希望妈祖娘娘护佑一家平安。此时此刻我们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华人一样,不论身在何方,有怎样的价值信仰,我们都表现出慎终追远、敬老爱幼的深厚文化传统。这种中华文化底蕴正是新的台湾共识的底色

面对新时局要走出新路

新的台湾共识不仅仅要连结生活在台湾的每一个人,更要去与全世界、与中国大陆的华人连结,进一步与世界连结,与人为善,共创未来。我们要面对台湾与中国数百年来的历史连结、来自大陆的家族血脉与现在和未来庶民生活的需要。台独面对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出现无以为继的现实压力,是到了必须扬弃的时候了。我们反对只谋一党一私之利的空白授权,而要可大可久的台湾共识,来面对新局,走出新路。

民进党要长期执政,就要跨出台独反中思维,提出新论述,凝聚国人共识与两岸共识,恢复两岸交流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