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玩电玩「走火入魔」险被退学 亲子同疗摆脱迷「网」

台南市立医院身心粟宁医师指出,手机与上网已是大多数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玩失调」是一种疾病,需要身心科医师协助治疗。(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1名高三沈溺电玩世界,不论在家或上学整天手机不离手,沉溺在网路游戏中,连上课时也在打电玩,造成课业表现不佳,甚至被记过恐被退学,经求助台南市立医院身心科粟宁医师,诊断为「电玩失调」症,当事人连同家长一起接受治疗,导正学生的认知,偷玩手机的状况改善,后来也顺利毕业

近年来因网路游戏或网路不当使用而求诊身心科的患者有增加的趋势,粟宁医师表示,曾有名高三男学生,由家长陪同看诊,男学生不论在家或上学整天手机不离手,沉溺在网路游戏中,连上课时也在打电玩,造成课业表现不佳,甚至被记过恐被退学。

经进一步了解发现,个案父母都有工作,对小孩管教态度不一致,造成个案无所适从。夫妻长期意见分歧而时有争执,对彼此也产生不满,更难对小孩有一致的约束目标,个案则借由电玩逃避凝重的家庭气氛

该名男学生除「电玩失调」,也有轻度忧郁症,他在游戏中很投入,觉得这是他可以掌控的世界,包括掌控「玩游戏」这件事,因此形塑想玩就玩的态度。相对于学业以及他爸妈的态度,则是无法掌控的。男学生经过心理治疗,认知玩电玩是在纾解压力,自己要能掌控生活,也协助他在不被指责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父母也进行伴侣咨商,管教态度较趋一致,也能和小孩达成共同约定的目标。经治疗后,男学生上课偷玩手机的状况改善,后来也顺利毕业。

科粟宁医师说,手机与上网已是大多数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人花费大量时间在打电玩、逛网站、与人聊天,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第11版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已经正式「电玩失调」(gaming disorder,或称为游戏障碍定义成一种疾病,2018年国卫院首次进行青少年网路游戏成瘾盛行率调查结果发现,台湾网路游戏成瘾盛行率大约为3.1%,高于西方国家的1%。

粟宁医师表示,大部分「电玩失调」的个案,可能合并其他身心状况,比如忧郁症、社交焦虑症过动症等,藉电玩纾解自己情绪困扰或人际压力。此外,由于现今社会多为双薪家庭,加上工时长、压力大,亲子间相处陪伴越来越少,电玩反而变成子女情感上的寄托。

粟宁医师认为,适当的电玩是娱乐或是社交话题建议家长不需要刻意禁止,但要多了解小孩在玩些什么,增进亲子沟通;和小孩讨论玩电玩的时间、频率等,避免过度沉迷。如发现难以控制游戏时间,且优先程度已超越其他兴趣或日常生活,甚至影响课业、工作、人际关系,则可找医师进一步评估。假如已经达到「电玩失调」,就要考虑开始治疗。目前关于「电玩失调」的治疗研究尚不多,通常会以心理治疗为主,再依照个人及家庭状况考虑其他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