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有状况却不就医 医师:同理心、少质问提升病识感

南市医院身心粟宁医师建议家人协助个案提升病识感,可以从个案的角度出发,多用同理心、温情态度回应,少用质问、比较、讲大道理,让个案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开始,一定有机会能改变进步。(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民众有身心状况,却不就医,令家属十分困扰,台南市立医院身心科医师粟宁表示,许多身心科医师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当患者缺乏病识感,家属常苦恼不知如何协助他就医。

粟宁医师表示,个案对于自己「有病」或「没病」的认识,以及对待自身疾病的态度称为「病识感」,将影响其就医态度。一般人生理病痛会想就医诊治,但许多时候心理疾患时,就常被忽视或逃避。

粟宁医师表示,病识感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一、缺乏病识感:完全否认自己生病,也不认为需要接受治疗;二、部份病识感:承认自己有症状,但归咎于其他原因,不愿意接受自己生病,也可能不愿意接受治疗。三、理智病识感:理智上承认自己生病并需要接受治疗,但情感上还无法接受,对于治疗的动机较弱与被动。四、情感病识感:承认自己生病并需要接受治疗,且情感上能接受,较愿意积极寻求治疗与协助。

病识感和个案本身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认知功能,甚至疾病本身的症状都有相关。当个案处于「缺乏病识感」或「部分病识感」的阶段,家属就会苦恼如何让病人了解自己生病,如何提升个案的病识感。

粟宁医师建议,家人协助个案提升病识感,可以从个案的角度出发,了解个案内心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让个案注意到自己的价值观和目前行为的落差,多用同理、温情的态度回应,少用质问、比较、讲大道理。让个案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开始,一定有机会能改变、进步。

粟宁医师认为,将身心疾病视为一种能治疗的慢性病,主动与身心科医师好好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模式(包括药物与配合药物的心理治疗),不轻易采取非正统医疗,就可以将疾病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