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资「防溢」 民众党提修法5方向:疫情结束使用平台应删除民众资料

民众党「扩充个资定义 扩大保障范围」记者会。(图/记者陈家祥摄)

记者陈家祥/台北报导

新冠肺炎疫情告一段落,过去为了防疫需求,政府征用民众个资进行足迹追踪预判、发送细胞简讯、在健保卡注记职业别等,在疫情过后能否被有效管制外流成了一大问题。台湾民众党12日召开记者会,提出个资法修法版本主张定义应扩充、重视个资外泄通知义务、避免空白授权、使用前出具评估报告、删除「限期改善」规定等5大方向

民众党指出,政府在疫情期间以纾困特别条例第7条「必要之应变处置或措施」,使疫情指挥中心得以取得运用个资追踪民众足迹、对疑似接触者发送类细胞简讯、整合资料库在健保卡注记民众职业别。此类资料在防疫期间为公众公卫目的征用,但在非防疫期间此类民众隐私资料应善加管理保护,一但遭到滥用或外泄,对民众来说将是场资讯灾难

民众党立委高虹安表示,在个资使用上,无论公务或非公务机关,都要「出具评估报告」,使用单位要能出具评估报告运用计划资安管控计划等。另外,「限期改善」必需要被拿掉,个人资料外泄就已经外泄了,限期改善很不合哩,外泄的个资如何挽回?若情节严重,也应该主动通知主管机关当事人。还有「利益权衡原则」,避免空白授权或实务限缩。

另外,高虹安也提到,个资法在民国99年修法,但10年过去,网路蓬勃发展,法规以跟不上时代,个资的定义应该被扩大,网路ID、IP、GPS、数位足迹,这些应该要被扩大包含进个资法,进一步修法增加定义,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求。

关于「去识别化」,高虹安说,有没有做好到底是谁说得算?谁可以评估做得好不好?谁可以拥有逆向工程钥匙,过去个资法没有修法,因此去识别化应该要入法,建议可以成立去识别化的专业委员会,针对去识别化过程提出评估跟审核。

民众党立委张其禄指出,这次防疫过程中有大量数据被应用,但民众因为防疫,越来越不在乎个资保护,进入资讯时代,越来越多资讯会透过各种管道被政府搜集到。各国都有利益衡平概念保障民众个资,台湾应该在法制上要也要有类似的准则,才能更精准使用这些资讯。

中华科技金融学会刘湘国秘书长指出,大数据并非万能准确度有先天上的限制,这次政府在利用收集来的个资做热点预估轨迹追踪。前者因为手机讯号先天局限,导致数据误差难以做为热区预测使用;后者政府用细胞简讯告知相关民众,会让民众了解到政府是可以追踪你的行动讯号,尽管有进行资料去识别化,但电信手中的个资仅是分散,追踪的数据其实是很轻易可以被拼凑回个资者本身。

至于针对这次防疫大量搜集民众个资,高虹安说,特别条例的第7条效力是到明年6月,「疫情结束后政府应该要把个资料从使用平台上消除,我们会持续监督是否有落实」,个资法上也必须修法,目前并无明文规定删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