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居时代正兴起!经济又拉近人际
文/ 破点 POINT
「当你加班到深夜,回家看到的只有冰冷破烂的小房间,你感到孤立又脱离,人生好似只剩公司、房间的轮回⋯⋯」熟悉吗?这是许多台湾租屋族的内心口白,尤其在外来人口居多的台北,所谓的「家」,通常只是一间偏离市中心的老旧租屋公寓,在通勤与离群之间,人与人的交流逐渐减少,每个人都蜗居在自己的孤岛中——「玖楼」创办人潘信荣,王维纲说:「这不是遥远的『居住正义』议题,而是我们都会遇上的事。」于是,他们起身创造 「共居公寓」,以「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改善年轻世代首当其冲的居住之难。
地理与都市城乡,「玖楼」两位创办人的所学都脱离不了「居住」,而「玖楼」的最初,也来自他们大学共居的一间公寓九楼;他们把家设计出许多开放、互享的空间,能邀请许多朋友共同工作、聚会,煮一份早餐,不同背景的人们齐聚一室、交流关心;是少了一些私密,但会不会,这才是出外人的「家」该有的样子?
▲1. 「玖楼」创办人信荣(中)负责线上,如官网架构;维纲(左)负责现场,包含维修,室友跟房东的关系处理;柯柯(右)是扮演黑脸,用技巧性的方式化解居住冲突。
▲3. 在共同空间中可以交流,也可以各自保留一份静谧。(图片提供/玖楼 9Floor Apt.)Q:「共享经济」是全球的潮流趋势,「玖楼」如何将此概念运用在居住空间上?我们的做法不只是改造空间,也包含一整个租屋流程。从找寻空屋,与屋主谈妥条件签约、装修空间开始,到透过「玖楼」网路平台去媒合室友,以及每位房客的居住协调,都是由我们负责到底。
但我们提供的不只是房子,而是「社群」,像台北人很喜欢花一个下午在咖啡厅或餐厅里工作、聚会,我们想让这样的互动能在「家」里发生。想想看,你会在家遇到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也许是义大利的研究生、独立书店店长或是插画家,下班后,彼此轻松窝在客厅沙发里,分享今天发生的事,让封闭的生活有了不同的可能性,我们也会不定时在房屋举办活动,增加交流机会;当你投入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共居公寓」共享的就不再只是空间,而是知识、经验与快乐。
▲4. 在「玖楼」,所有事物都能被共享。
▲5. 和室友共同煮一桌饭,是共居才能感受到的快乐。
Q:你们如何透过「设计」去解决「共居公寓」的问题?从房屋签约到房客入住、搬走,这样的循环来看,「玖楼」从2015年来九月以来,保守估计完成了10个专案、30多个房间。每个房间为了达到「共居共享」的效果,都会依自身结构去设计空间跟活动;比如说,走路一分钟就到台大的「玖楼温州」,特别设计出一个工作室,让身为学生的房客和他的朋友们,可以满足课业或社团开会的需求。
但空间设想再周到,大家住在一起难免会遇上费用分配,以及生活方式冲突的状况,这也是「玖楼」会提供的服务;介入协调,设计出共同生活的制度。像电费分配,每间公寓的协调方式都不同,「永春玖楼」就是用不同颜色的笔去标记使用情形,吹了几小时的冷气,就自己写到日历上。这些不成俗约定,也需要房客本身愿意接受,所以在媒合室友时,面谈中就会注意对方是否真的适合共居;我们希望找到的,是一样喜欢「共居」生活方式的人们。
▲6. 因为总是常常在各共生公寓间游走,信荣与维纲总是随身带着生活的物件。▲7. 本身热爱共同居住的信荣与维纲,透过「玖楼」将生活方式分享给大家。Q:在资讯流动快速的现代,你们如何将「共居」的理念传达出去?主要透过官网、网路社群平台去扩散,或是参与城市发展、社区议题的活动,分享「玖楼」在做的社会创新,认同我们理念、做法的屋主或房客,便会主动找上来合作。其实过去四个多月来,「玖楼」已经累积了近四百封的入住申请,经历了公寓的快速拓张,也发现到,要持续发展「共居公寓」势必需面对的难题,令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空间」可以被大量复制,「社群」则无法。
这的确造成经营转换的不适,但也是个机会让我们暂缓脚步,「玖楼」暂时不会有新案子,也停止征集室友,将重心放在既有室友的连结,让共同居住有更好的制度文化。未来,我们也想转向顾问服务的方式,对象可能是政府、社会住宅、学校宿舍;像我们目前办聚餐,餐点可能是房客来准备,那在高龄化社会下,何不让社区的长辈成为活动的主厨,提供他们最拿手的家乡菜呢?
把社群的范围扩大,持续对外分享「玖楼」的公寓,我们要让大家知道,「家」不会只有一种可能,而生活,拥有各种想像。
看更多《破点 POINT》文章
想即时获知最新设计新知动态,欢迎加入《破点 POINT》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