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事业回春?

李武忠

春节与亲友到餐厅聚餐上桌的竟然是久违的五味九孔佳肴,经询问经理知悉该九孔(俗称台湾鲍)系购自东北角感到特别对味,在消失匿迹多年后,希望国内九孔养殖盛况能再现。

台湾九孔养殖技术称霸全球年产量曾高达2497公吨,产值突破20亿元台币外销金额达4.4亿元成为渔村的重要经济来源。曾几何时国内养殖九孔开始发生大量死亡原因不明,整个产业面临崩盘危机,使得九孔几乎自餐桌上消失,在政府束手无策下,多年来贡寮地区九孔养殖业者自力救济,在缺乏经费以及科研支援下仍然坚持不放弃,甚至为解决基因劣化的根本问题,还远赴日本招亲进行品种改良,终于让产业露出曙光,充分展现出台湾人韧性

在九孔复养奇迹背后所隐藏的诸多沉疴,正是台湾养殖业从兴盛转为式微的原因,却从未被有关机构正视过,为了台湾水产养殖业的永续发展,外界应共同来关注并督促政府部门全面革新:

(一)基因劣化问题严重;由于长期近亲交配导致基因劣化、抵抗力降低,遇到弧菌病毒或气候剧烈变化养殖物就容易死亡。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国内重要养殖鱼种包括:海鲡石斑草虾吴郭鱼牡蛎等,渔政机构只重视推动养殖产量倍增计划,却忽略了专业技术考量,政府应该有计划的进行引种来避免基因持续劣化。同样的,基因配对和杂交育种需要高度专业,更需要在严密管控的设备和管理下进行,以免流到外面水域引发生态浩劫,政府必须有完整的管理规范来进行风险管控。

(二)过度专注智财权取得;政府为提高研究效率,鼓励研究人员申请专利并给予技术移转金额的四○%,影响所及虽然技转数量增加,但对于农渔民及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高难度问题,愿意投入的研究人力相对减少,已经影响到台湾农渔业技术提升。试想如果此次九孔新品系是由试验研究机构或学术机构所育成,为了取得专利权需耗费相当时程且审查期间多采保密不对外发表,势将影响到该技术或该种苗商业化推出的时程。

(三)机构设置未发挥功效,政府为建构水产种苗关键技术以及重要养殖种类病害防治技术,斥资17.4亿元经费建立「国家水产生物种原库」(经费多用在硬体建设)。然而从此次九孔复养过程中,该种原库并未建立台湾九孔原生资料库,也没有积极进行有系统的育种研究,无法提供养殖业者必要的种原和技术协助,引发外界对该水产种原库功能的质疑。

(四)浮夸风气充斥;科学讲求证据,曾几何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竟然也吹起浮夸风,研究成果被过度膨胀。这样的作为业者在回顾九孔复养过程也特别提到,产官学界提出的病因和解方千奇百怪,却无济于事。

(五)病毒成为政府卸责良方,每当国内养殖物发生大量死亡时,政府官员总习惯把原因归咎于病毒,然后提出水产遭到病毒感染,就像感染SA R S一样没有药医,甚至再补上该病毒是由对岸走私过来,非战之罪。此次养殖九孔发生病变时,政府官员也把原因归咎于感染「大陆冷水性」病毒致死,唯一解决方法是全面禁养两到三年甚至弃养,轻易撇开责任,却也让业者对政府失去信心。

水产养殖是未来人类海产的重要供应源,而台湾过去在水产养殖领域享有国际盛名,却因试验研究机构人事纷扰以及政策偏误这些年鲜有让国际瞩目的成绩,也影响到养殖业的成长。因此在庆幸国内九孔产业再现曙光的同时,希望透过外界之力来打破渔政机关的封闭体制,再创台湾养殖荣景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