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通膨长新冠化 慎防僵固性引发预期心理

物价仍是政府今年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受供给面的影响高于需求面,宜慎防通膨出现症状减弱但病程拉长的「长新冠」现象。图/本报资料照片

今年伊始,不少连锁餐饮业者已再传「涨」声,显示物价仍将是政府今年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特别是这波物价上涨的结构明显有别过往,受供给面的影响高于需求面,政府宜慎防通膨出现症状减弱但病程拉长的「长新冠」现象。

依据主计总处统计,2023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2.5%,增幅仅低于2022年、是近15年次高水准,物价已连两年上涨逾2%。2024年物价涨幅虽可望回落到2%以内,依主要机构估值,涨幅仍介于1.64%~1.93%。

换言之,台湾今年物价水准有机会脱离2%的「通膨临界点」,但恐难回到过往长期在零成长上下的低水准,主要是这波特殊性通膨的经济结构与通膨来源都较为复杂,通膨率上升情况相对不严重,可是通膨压力将较持久。

观察疫情前的数十年,地缘政治相对稳定,加以生产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全球化快速扩展及人口结构变化也促使劳动力增加,供给面的调整相对需求面更灵活,因此全球多数国家通膨都呈现低而稳定的走势。

反观近年因地缘政治冲突频繁、技术变革产生新问题、全球化扩展受阻,加以人口老化与劳动力不足,使得过往有利长期通膨稳定的供给面因素已转为负面影响,不利长期物价稳定,也增加各政府平稳物价的难度。

目前台湾针对物价稳定,在油价部分订有「亚邻最低价」调整上限、「油价平稳机制」的双缓涨机制,以及减征货物税等因应措施;液化天然气民生用户及液化石油气(桶装瓦斯)价格维持不调涨,民生用电价也力求平稳。

此外,在货币政策的部分,央行2022年启动升息等限制性政策,之后考量通膨率已自高点回落,且货币政策有滞后效应,央行因而改用维持限制性利率水准取代继续升息,并持续因应通膨的最新变化。

必须提醒的是,不论是采取货币或财政手段稳定物价,仍各有政策必须付出的代价。以财政为例,政府对油、水、电等冻涨机制势必影响相关国营事业经营,累积的庞大亏损,最后仍将由全民埋单。

货币政策部分,则因通膨发展的特殊性使预测更加困难,例如际货币基金(IMF)自2020年以来报告修正幅度明显加大,对美、欧、日、韩及台湾当年通膨预测值更长期失准,将使央行面临降低紧缩不足与过度紧缩的风险。

以2023年的走势为例,随供应链瓶颈缓解,能源与食物价格回落,加以高基期效应,主要经济体整体通膨率已快速回降,但具有僵固性的服务类物价回落速度较慢,将致使核心通膨率回降较缓。

这也将使政府稳定物价面临另一难题,主要是核心通膨率若居高不下,消费者对物价普遍上涨的感受将更为强烈,厂商为维持利润率,也会更频繁调升售价,且高通膨的感受一旦深入人心,影响通膨预期制约,将不利整体通膨率回降。

更令人忧心的是,接下来至少有三大因素可能阻碍物价持续下降,首先是在通膨下降的趋势中,前一年较高的基期会使次年通膨率降幅也较显著,但隔年续降幅度也将因基期摆荡效应而受限。

其次是未来受到劳动成本与企业要求利润率的转嫁效应持续影响,可能使服务类通膨下降缓慢,更不排除造成核心通膨降温的僵固与不确定性;最后是未来仍可能有新的供给面冲击,例如红海危机,使通膨进展偏离预期轨道。

依国际清算银行(BIS)总经理卡斯藤斯(Agustin Carstens)的说法,疫情前有利物价稳定的四个顺风已转变为逆风,像地缘政治从相对稳定转为冲突频繁;全球化从快速扩展变成进展受阻;劳动力成长变成人口老化;生产力提高反转成监管问题。

展望未来,由于全球化内容改变、气候变迁与人口老化,都将加剧物价波动风险,疫情前低且稳定的通膨环境可能由长期偏高的物价水准取代,政府宜慎防核心物价居高不下引发的预期心理。

在通膨走势具高度不确定性下,除了货币政策参考数据必须时刻更新;财政政策搭配货币政策发挥稳定效果之余,也要考量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同时采行重振生产力的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缓解这波来自供给面的通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