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西方去风险下 大陆还是世界工厂吗?

从数据来看,虽然大陆制造业的FDI以人民币计仍增长5.9%;且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实际对大陆的投资分别增长429.7%、179.2%、170.1%和63.3%;但从总量来看,外资对大陆投资确实在趋缓。本文要问的是:如西方国家逐步推进今年5月以来订定的「去风险化」对陆经贸战略,大陆还会是世界工厂吗?

■地缘政治冲突下的「亚洲替代供应链」

西方国家「去风险化」的对陆经贸战略,具体来说有三大方向:减少对大陆投资、加大关键技术封锁,以及降低对大陆的依赖。其中,减少对陆投资、建构一个大陆之外的全球生产基地,已是现在进行式。

过去30多年来,全球基于比较利益下的国际分工建构一个吾人所熟悉的经济全球化体系;大陆凭借其生产要素优势大量吸纳外资,不但使其成为世界工厂,更成为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一环。然而,基于遏制大陆崛起的战略目的,2018年美国启动对陆贸易战,希望透过课征关税,迫使跨国公司建立大陆之外的生产基地。而这个由美国主导、包括台湾在内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构成的「亚洲替代供应链」(alternative Asian supply chain,Altasia),被认为未来将逐步取代大陆世界工厂地位,成为全球生产活动重心。

即使大陆一再强调「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但显而易见的是,西方国家推动的「去风险化」战略将影响外商投资大陆。因此,各界关注的问题是:大陆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否会被「亚洲替代供应链」取代?

综合学者专家分析,并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角度,可预判大陆的世界工厂地位,将面临以下冲击:

一、全球价值链中的劳动密集型分工任务,将逐渐被其他亚太地区取代。基于比较利益法则,并随着大陆经济发展、人口红利减弱、劳动成本逐渐升高,大陆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的劳动密集型分工,原本就会逐渐失去优势,并被其他拥有更多廉价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东南亚、南亚地区取代。如同韩国三星在中美贸易战之前,就把在大陆的手机组装产业链完全转移到越南,中美贸易战只是加速此过程。

二、跨国公司为避免关税,要求生产商将供应链迁出大陆。过去跨国公司基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将大陆作为生产基地;但自美国启动对大陆贸易战、对大陆3,700亿美元商品课征7.5%~25%惩罚性关税后,全球价值链的龙头企业为基于成本考量,将会要求生产商撤离大陆。

三、地缘政治冲突下全球价值链将透过多元化、分散化、去中心化方向发展以增加韧性。虽然历经30年的发展,全球形成以大陆为中心的制造业价值链,但因为持续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冲突,致使跨国企业对供应链的要求,在重视效率、利润同时,也重视安全和韧性。基于此,全球价值链必朝向多元化、分散化、去中心化方向发展。

■大陆世界工厂地位将面临冲击,内涵将大变

从上述以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大陆世界工厂角色必然发生变化。事实上,由于大陆长期以来扮演全球价值链价值最低、贡献最少的制造过程,不可替代性并不高,很难决定全球价值链的重组和供应链的转移。西方「去风险化」的对陆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加速上述趋势的推进。

然而,由于过去30多年来大陆深度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形成了他国难以替代的规模;且在大陆的企业,多年来已具备生产相关产品零组件的能力,短期内转移到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主要以加工组装为主,而非零组件制造;加上相对他国,大陆的工业门类齐全、制造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群聚相对集中,因此更为完整。此外,有大陆学者指出,大陆出口规模的全球占比由2018年12.7%上升到2022年的14.7%,代表大陆世界工厂的地位仍难以被取代。

除上述因素,庞大内需市场诱因,亦是大陆得以吸引外资的拉力;但西方「去风险化」战略,却使得跨国公司在推动「中国+1」策略下减少对陆投资。在「一拉一推」之间,大陆的FDI未来将同时面临量的调整与质的提升。

一句话总结:大陆短期内或许仍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但这个世界工厂的内涵,势必面临很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