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瑞典总部探秘 除了平价时尚外让妳更爱它的8个理由

TEXT/ELLE KORA HSIEH EDIT/AFRA PHOTO/KORA HSIEH、DR

呼喊了如此之久,H&M总算正式登台,它总是离台湾好近,价格亲和、搭个飞机邻近亚洲地区都能购得;但它也距离好远,设计师系列老抢不到,神秘感与若即若离的关系让人更加着迷。

在H&M抵台之前,ELLE先发制人直闯瑞典,脑袋里的满满问号就在H&M总部一一获得满足。理由一: H&M是平价时尚但讨厌被说速食时尚(上)

H&M十分排斥速食时尚(fast fashion)这个字眼,造访后我才真正了解原因,男装女装团队设计师各有上百名,有人习惯手绘有人喜欢电脑制作,他们有自己的创意研发、有自己的趋势脉络,每一季要推出3个trend,偷偷告诉你,墙上钉的趋势已经抓到了2016秋冬。

理由一: H&M是平价时尚但讨厌被说速食时尚(下)

整个总部参观完毕,大致了解到white room是H&M的心脏,它就是创意中心,当男女装总监主题订好、把一堆参考照片贴在板上制作mood broad后,所有设计都由这起,由这出发,再送到打版部们试做。之所以叫做white room,是因为从以前这里就是一片白色,名字因而沿用。

理由二:H&M虽然便宜但关心环保

大量制造虽然便宜,环境伤害与资源浪费是无法逃避的议题。虽然没有老是挂在嘴边,但H&M确实关心环保,特别成立专门部门研究环境保育、开发回收材质。若是看到挂有H&M conscious的绿色标签,就是特殊环保系列,每件衣服都会标明有多少有机棉、回收棉、甚至制作工厂的员工组成。

而在瑞典H&M店内都会设置旧衣回收箱,不是为了捐赠,而要让材质都能回收利用,据悉台湾店内也将设置。

理由三:H&M每季推出上百种商品快又有效率

H&M每一季推出上百种商品,网路行销广告变动速度之大,尤其要拍摄的单品之多,造访前我最大疑问就是怎么有条不紊的处理这些物件?原来,H&M有独栋摄影棚,收纳处简直是仓储等级,一箱箱物品到货后先用电脑建档制作条码,才分送到各个摄影棚,好让每件服装都能被系统追踪。

一天有好几组单品造型师摄影师负责拍摄,即使是一件上衣都要仔细调整,还有一区像编辑这样的人负责撰写产品介绍,但等级最高的广告宣传照又是更高规格的外部摄影处理。

H&M 瑞典总部摄影棚

H&M对产品照需求量大,每天都有两组以上的摄影、造型师在拍照。

▲摄影棚挂满H&M历年服装照还有名模签名。

理由四:这季流行什么颜色? H&M自己说得算!

在一片白的总部里有一处颜色特别丰富,原来H&M有色彩部门,每一年他们都和WGSN专业趋势分析公司合作挑出下季主要色彩,当中有30%以上是自己调色制作的特色色,独特性满高的。一种颜色会有各种深浅、多种布料,然后色彩部门就像个集散地,各区的设计师会来这取色布、色板参考。

▲色彩部门负责人说每季他们都有专属调色,还要染在各种布料上建档给设计师参考。

理由五: 在H&M上班累了可以去逛图书馆

工作累的就到图书馆散散心吧,总部除了有咖啡吧,还有一层图书馆收藏各地的时尚、历史、设计、艺术相关书籍,从老籍新书一应俱全,有专人负责订书整理,而且沙发舒服地不得了。H&M的工作非常自由,设计部门觉得累或毫无灵感时,就会大伙一起在lounge看场电影纾解一下。

他们还有所谓的vintage library收纳大家捐出或是在各地收购的古着,大家可自由外借研究剪裁细节,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更换主题,然后所有陈列服装就跟着换一轮,简直就当成店面橱窗在经营。图说:图书馆长桌,但四周其实是满满的艺术书籍,还会定期更新摆放主题,简直跟独立书店一样。

理由六:H&M有超梦幻的员工餐厅

这跟员工餐厅有很大关系。在H&M总部地下室有整层的员工餐厅,光线从中央天井洒落而下,餐厅内有长凳方桌、lounge各种不同座位区,颜色缤纷。

每天有800名以上的员工要在这里用餐,有点像是ikea餐厅这类的半自助式,有鱼这类清淡的瑞典餐,也有咖哩辛香料重的世界餐点,每一项都经过营养计算,最重要的是有满满的沙拉吧,还有素食者专用的菜单,只要拿着餐券就可以自由点选。

员工餐厅位于地下室但有充足的采光,而且有各种蔬果可以取用。另外半自助式的员工餐还是得使用餐券,并非免费。

H&M员工餐厅的小机密

餐厅旁的墙面还挂着1-10数字架,每个数字都有一件商品,追问之下才知这是把全球店头数字化为摆饰的本周销售排行榜。

理由七:在H&M大家都是做一辈子

坦白说,H&M总部内年轻人多,因为氛围自由,但是仔细观察银发族也不少,和几人聊过才知他们都在这里工作一辈子,像是创意顾问Margareta van Den Bosch(左)和现在的女装创意总监Ann-Sofie(右)都是从年轻就在这里从基层做起。有趣的是,在H&M不管你是哪个部门哪个职等,所有人都得从担任店员开始认识H&M。

理由八:H&M超强大的联名设计

H&M一直满关注各地新锐,而且喜欢找浪尖上的设计师,就像最近一次的ALEXANDER WANG。2004年H&M和Karl Lagerfeld的合作系列提升了crossover这个字词的定义,但背后故事其实非常简单。

据说,当时他们只想着做点不同的东西,推出新系列已经感到疲软,会议中有人提议不如找大师来合作,七嘴八舌间有人提了Lagerfeld,另一人又说认识他的助理,这件事就迅速定案,但当时他们根本不知细节多复杂,或是能否成功。

▲设计师ALEXANDER WANG和联名系列作品 看到最后,妳有没有想过H&M到底为什么要叫H&M?

H&M是hennes&mauritz的缩写。但1947年在瑞典开店时,原名只有hennes,意思是「她的」,直到六〇年代买下当地一个打猎用品店mauritz widforss才正式更名,H&M也是这时才开始贩售男装和童装,一开始店内甚至还卖狩猎用品。

▲50年代还叫Hennes on Kungsgatan时在瑞典的开幕盛况。

▲H&M早期巴黎店的橱窗

▲H&M总部柜台旁有模特儿一字排开,并且时时换上H&M最新LOOK。

▲大厅会客室色彩缤纷又简约,十足北欧风格

▲须搭手扶梯上二楼才是总部大门,沿途都有夸张的当代艺术

▲H&M 色彩部门

本文由 ELLE Taiwan 报导未经授权同意不得转载更多流行时尚资讯尽在《ELLE》

延伸阅读

H&M登台 ELLE编辑抢先示范平价时尚穿搭技巧 再送万元购物金

H&M设计师这样穿!瑞典总部办公室直击平价时尚工作者的上班穿搭

超模也爱H&M!人气模特儿传授不同风格女生采购平价时尚单品的逛街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