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中国经济困境比预期更大(易宪容)
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一些国际投行的分析,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不乐观是大概率事件。(图/澎湃新闻)
在国务院一揽子救济经济举措推出后,政府官员一直在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完全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超预期变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可以达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规划的目的。但是,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一些国际投行的分析,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不乐观是大概率事件,甚至有分析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只能在3%左右。
不过,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如果仅是强调财政补贴的汽车和家电销售的一次性的短期行为,只是强调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专项投资,要保证今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非易事。因为,当前中国经济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与任何时候都不同,都要严峻十分。
首先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与冲击问题。尽管当前中国官方宣布缩短入境隔离天数,集中隔离天数由14天减半为7天,再加上居家监测3天,及一些防疫措施有所松动,但动态清零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在这个基本原则下,为了自保及防疫过程中的利益链,地方政府官员肯定会在新冠病毒的防疫上层层加码。再加上从过去几个月经济来看,变种病毒Omicron难以完全受控,预计下半年仍然会有城市被封控,仍然可能有占GDP5%至10%的经济活动在下半年维持部分封锁状态,这只是比4月高峰时期的占GDP25%的经济活动被封锁有所回落而已。
其次,2021年导致当前不少行业大幅度收缩的监管红线并没有消失。虽然有迹象表明,政府对平台经济审查似乎有所放宽,例如滴滴在电动车领域的新投资,有关蚂蚁集团IPO正在计划启动等,但是政府对2021年的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政策根本上就没有认真反思,没有去研究与分析2021年平台经济反垄断的举措对整个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与冲击,及对平台经济负向影响有多大。在这种情况下,既无法把握平台经济的本质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对平台经济反垄断的监管思路及政策,也无法迅速重建平台企业的信心。这无法让平台企业成为稳经济增长的动力,反之不少大型平台企业的收缩还在持续中。
再次,对于5月的经济资料,多数市场分析都会认为,随着疫情缓和,及政府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中国经济呈现恢复的势头,工业生产恢复正增长,基建投资、出口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这些分析都会强调的,尽管以同比看,许多资料都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下,如房地产及社会零售总额等,但是以环比看,5月资料要好于4月资料,这表明经济处于复苏好转之中。
但实际上,如果4月资料处于一个极低水准,仅从环比看5月上升一点也是意义不大的。比如,上海市工业总产值,4月是负61.6%,5月是负28.3%,看上去5月的负增长小于4月,但上海的经济形势仍然处于十分严峻态势下。可以说,当前整个中国的经济形势基本上是处于这种状态下。对此,支撑中国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房地产市场及社会零售总额)就可看得十分清楚。
就中国房地产市场来看,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0%。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31.9%。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8.1%。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1.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4.5%。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8%。其中定金及预收款下降39.7%;个人按揭贷款下降27.0%。也就是说,从房地产的这些资料来看,尽管以环比看,5月是比4月要好,但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下行,甚至于负增长,到了5月负增长幅度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在加大。甚至于到6月,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比如,有资料预测,6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预计环比增长21%,同比则预计会下降41%。如果2022年房地产销售负增长30%,其全国销售金额就要少增5兆元,占2021年GDP达4%以上。
可以说,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严峻性一点都不可低估,5月份并非是房地产市场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可以看到,尽管今年以来地方政府楼市松绑政策不仅出台得十分频繁,而且无奇不有。据克而瑞统计,截至5月24日,全国已有134个城市累计出台了223次楼市调控政策。这不仅在四限(限贷、限购、限价、限售)全面松绑,更是利率下调、首付降低、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房票盛行等,甚至于以小麦、大蒜等农产品抵首付。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推出的各种花样的促销政策,尽管实际效果会十分有限,但凸显了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严峻性,即推出了这样多刺激住房需求的政策,但还是无法启动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何也?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全国性的住房过剩、3年疫情居民收入下降及就业机会减少,房地产商暴雷无法交房、人口结构的变化等,不过,可能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不少城市房价急剧下跌。很简单,在一个以投资炒作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一旦房价下跌,投资者预期购买住房是无利可图,投资者不仅会退出房地产市场,而且也会抛售手中的住房,并让整个市场的房价上涨预期出现全面逆转。
房地产上涨的预期全面逆转一定会让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全面恶化,以往刺激住房需求的政策难以产生效果。所以,最近有不少城市纷纷出台限制房价下跌(房价下跌只能限制在15%以内),目的就是不希望房地产市场预期逆转。不过,这种住房限价令更是会让住房需求急速萎缩,投资者远离市场,消费者则还是无支付能力进入市场。而市场的需求突然减少,房地产开发商又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调整市场供需关系,这样,困境中房地产市场的球抛到房地产开发商手上,这则成了房地产市场重新启动的障碍。
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能够启动,中国经济形势想好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更是如此。GDP增长同样如此。而这则是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最为重要的切入点,也是政府为何又重新把房地产作为「稳增长」重要举措的关键所在。
就居民消费情况来看,在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在70%以上,尽管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是美国这样高,但其重要性一点都不可低估。就当前国内居民的消费而言,在近3年的疫情冲击之下,线下线上的消费都表现为复苏乏力。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继4月社会零售总额降幅达到11.1%之后,5月仍然是6.7%的负增长。从分品类看,多数商品类(特别是可选品)仍处在负增长区间,汽车、服装、金银珠宝、家具、家电等品类降幅均超过10%;餐饮收入改善不大、同比跌幅在20%以上,反映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恢复不力。此外,从线上零售情况来看,其表现同样十分乏力。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跌幅一度超过2020年初,5月伴随物流运输修复才出现反弹。更为明显的是,线上618购物节,居民同样反映十分冷淡。与往年的火爆情况比完全不同。
其原因,这不仅在于受疫情的冲击及影响,让居民的可选择消费商品及方式减少,消费意欲减弱,更大在于绝大多数企业经营上困境或是居民工资水准降低,或是就业机会减少,让绝大多数的居民收入水准降低导致没有能力消费,特别是对那些低收入居民来说,他们根本无法享受抵扣税减免优惠,也无能力享受购车补贴优惠,推出的许多经济复苏的财政政策根本无法在他们身上体现。
再加上面对当前这种疲弱的经济,许多居民的市场预期全面转弱。比如,今年1-5月居民新增贷款1兆3318亿元,是近10年来新低。其中,短期贷款仅为1927亿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反映居民消费金融需求薄弱;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只有1兆1433亿元,是2016年以来新低。2022年2月、4月中长期贷款均为负值,更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情况。也就是说,居民意愿通过融资模式进行消费及进入房地产市场,如果居民趋势性地收缩杠杆,对消费的负向影响肯定是巨大的。比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居民部门杠杆率由接近70%降至2015年的60%以下,其后日本经济就无法再振兴。
可以说,2022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受新冠疫情防治、政策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平台经济收缩、房地产市场启动困难、居民消费意愿疲弱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国际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中国经济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可能会比预想中的要大。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不太乐观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企业和居民对此应该有心理准备。
(作者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